嵊州的文化艺术

嵊州方言属于吴语太湖邵琳小片。嵊州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毗邻浙南吴语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杭温线上的重要交通地区,加上舞台语言(以嵊州方言为基础)的广泛传播,嵊州方言在省内的影响很大。1964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农村方言节目,即以嵊州方言为广播语言。

嵊州方言也是越剧白话文的基础,是唱韵的基础。

嵊州方言大致可分为城关镇、崇仁、甘霖、昌乐、黄泽、三街六个方言社区。越剧始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盛县农村(主要是马塘村)的田头说唱技艺演变而来,随后沿书卖歌,再进入茶馆、酒厂。光绪三十二年(1906),艺人首次演出。因只用鼓和檀香打节,笃声不断,故称“帝都班”或小哥班,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在绍兴周边农村演出。民国初年,一个男孩女孩的小曲班诞生了,它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之名区别于绍兴大班,在音乐唱腔上进行改革,将原来的独奏会改为丝弦伴奏,称为“丝弦合拍”。民国十二年(1923),为适应女子唱腔,改“四声调”为“四声调”,又出现了绍兴文戏女子班,在绍兴和上海颇有名气。

后来,绍兴女文人戏以其优美的外形、甜美的嗓音、流畅的唱腔逐渐取代了上海的男班。1938期间,女性绍兴文戏队伍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加深。因此,绍兴和上海的戏剧专刊和小报都把“绍兴文艺和戏剧”称为“越剧”。1942年,越剧《女人》进一步主张改革,正式更名为《越剧》。建国后,越剧发展迅速,居全国之首,成为除京剧之外的中国第二大剧种。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越剧不断改革,形成了慢梳理、口若悬河、诗意表达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方式。剧目多以传统故事为题材,有广泛的群众小歌班和绍兴文艺舞台,如《养媳妇回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记》、《梁山伯》等。女文戏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折子戏,如《九美图》、《三笑的婚事》、《嘉兴府大闹》、《十八相送阳台》等。女子越剧时期有《花木兰》《雷雨》《祥林嫂》。新中国成立后,新创作了400多部越剧,其中30多部被拍成电影,如《梁祝》、《红楼梦》、《祥林嫂》、《玉簪记》、《孟丽君》、《西厢记》等。)其受众主要是中低文化水平的普通市民,且多为女性。由于越剧演员大多重视唱功功夫,所以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使观众能够从不同的唱腔中欣赏到美。

越剧音乐起源于书唱时期的[四声],其基本唱腔是从书唱时期的[阴哦]发展而来的。在小宋时期,由[阴-哦]音派生出来的阴-哦北调和阴-哦南调是基本调。用鼓和檀香鼓掌,声音有帮助。20年代以丝弦锣鼓伴奏,【丝弦旋律】为基本音。改名绍兴闻喜。20世纪30年代,女子越剧改为四声部。40年代初改为[统治者音]为主音,[和弦向下音]为辅。确立了女子越剧的音乐唱法。越剧唱腔常用的词有两种:一种是七言对仗,一种是跨字对仗,《云柯》最后一句不押韵,下一句必须押韵且平齐。唱腔的结构以上下句为单位,往往以四个不同降调的句子为一个单位。

越剧的角色分为四类:萧声、旦、老生和花花。小升堂有差生、儒巾生、吴;唐丹有肖丹、老聃,肖丹分闺、悲、花旦、郑丹、溅丹;老生堂分为老学生和外地人;彩绘面馆分为小彩绘面馆和大彩绘面馆。但并不限于此。其表演以唱为主,唱做结合,做武术。常用唱大段来叙述和描写人,几乎每一部大剧都有几个以唱为主的沉重场面。越剧作品融合了戏剧的写实性和戏剧的写意性。它既有程序,又不受程序限制。善于从塑造人物的角度驾驭传统节目,开辟新的表现节目。

越剧名家众多,小哥班有朵、王永春、、马朝水,女戏有石、赵瑞华、涂杏花、和,还有被称为“越剧十姐妹”的、傅全祥、袁雪芬、朱水昭、范瑞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如吴凤花、钱惠丽、钱爱玉、何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