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中医:这三个小东西其实就是不花钱的“养胃药”。

中医认为胃病要三治七养,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要注意肠胃的保养。你可以把一个人的胃比作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每天都有食物源源不断地送到胃里。假设饮食不当,胃的功能就会被破坏,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出现胃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养好脾胃的关键是从生活入手。在这里,小九会给你一些建议。养胃方法一:避免过度焦虑。《黄帝内经》中有一点:“思虑过多,脾气郁结,久则伤身,运化不正”,意思是情绪会影响脾胃。所以中医养胃的第一个方法不是边吃边想事情,而是慢慢吃。养胃方法二:脚要保暖。中医认为“寒出于足,病出于寒。”下半部的脚属于阴,寒邪也是阴邪,所以脚是寒邪侵入身体的重要途径;脚离心脏最远,脚面温度相对较低。一旦着凉,气血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血液循环不畅会引起胃痛、腰痛、痛经等疾病。所以建议大家注意脚部保暖,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太贪凉。养胃方法三:揉肚脐肚脐又称神阙穴,是人体任脉阳气的一个穴位,可以养胃护胃,强身健体。具体来说就是平躺在床上,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转动腹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每次15~20分钟,腹部略红温热。中医的另一种观点是穴位可以帮助养胃。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穴位1:内关穴可以养胃,调理肠胃,治疗心胸疾病。穴位二: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穴,常用于帮助内脏疾病,尤其是肠胃问题。“腹滞三里”是指胃痛、胃胀等消化道疾病可以通过足三里穴来治疗。穴位3:大凌穴大凌穴属于五行,对应脾胃。你可以把揉捏大陵穴看成是心包经上的一味“健胃消食片”。按摩可以降胃火,祛心火,提高胃动力。所以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按这个大陵穴。穴位4: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非常重要的穴位。位于人体正中线上,肚脐以上胸骨下段连线的中间部位为中脘穴。中脘穴的主要疾病有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泻、腹痛等,按压此穴可以缓解。当然对一般胃病也很有效。养胃的方法很多,中医三分治胃病,七分养很有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有时候吃饱了饿了的人减肥的时候什么都不吃,偶尔暴饮暴食,偶尔狼吞虎咽,胃黏膜就这样被破坏了。养胃的同时,你在做伤胃的事。胃什么时候会好?所以在养胃的同时,尽量少做伤胃的事情!参考资料:

严旭。春节时站三个穴位可以保护和养胃[N]。中国中医杂志,2017-01-23 (005)。严莉莉。“养胃药”用于手搓肚子和脚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