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熏蒸疗法?

导读:什么是“熏蒸”?中医有一种熏洗,那么什么是熏洗疗法呢?让我们仔细看看“熏蒸疗法”。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汤的热量,对皮肤或患处进行熏洗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先将药汤蒸熟,待药液温热后再洗)。无痛苦,无危险,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变化,尤其适用于慢性外周血管患者,因长期注射和用药导致肠胃不好。熏蒸疗法的主要作用如下:

1,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急性化脓性感染初期,局部红肿热痛,炎症浸润明显,热毒性强,可用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青黛、贯众、土茯苓、鱼腥草、大黄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熏洗,控制局部炎症。

2、活血排脓、敛疮生肌

如果肿胀、脓肿已经发展,但脓液尚未破溃,或正气不足,支持不了毒出,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荚等。可组合使用,促进患处尽快液化成脓,脓液泄毒,肿痛消退。对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化脓、烫伤感染或慢性溃疡,可选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苦参、黄柏、金银花、黄芩、甘草等。,同时可以用乳香、没药、当归、黄芪等活血化瘀、生肌的药物热浸患处,不仅可以杀菌消炎,清洁创面,减少感染,还可以使患处充血,加速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

3、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软组织损伤(挫伤或扭伤)常因瘀血积聚导致肿胀、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或因骨折愈合导致关节僵硬、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和关节及肢体功能障碍。威灵仙、独活、草乌、伸筋草、当归、红花、川芎、赤芍、乳香、没药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4、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对于神经性皮炎、银屑、荨麻疹等病症,可用荆芥、防风、蝉蜕、地肤子、白鲜皮等药物熏洗,可止痒、软化皮肤肥大、消散皮疹或增厚的病变,使皮肤逐渐恢复正常。对于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如手足癣、体癣、股癣),还可与野菊花、苦参、百部、黄芩、土荆皮、黄柏、土茯苓、蛇床子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杀虫的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

那么熏蒸疗法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我们来看看熏蒸疗法的操作方法。

熏洗疗法的操作方法

1,四肢熏洗

(1)在床上铺一层橡胶板,将装满中药的盆子放在橡胶板上。

(2)将患肢放在盆上,用浴巾盖住患肢和盆,用药液蒸汽熏蒸患肢。

(3)药液不烫时,将患肢浸泡在盆中,约。

(4)浸泡后,擦干患肢,取下胶皮。药液可留作下次使用(一般每剂药液可浸泡2-3次)。

2、眼部熏洗法

(1)用带孔的纱布将药液覆盖在治疗碗上,将孔对准患眼进行熏蒸。

(2)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取纱布蘸药液擦洗眼睛。

(3)冲洗后,根据需要用无菌纱布覆盖患眼,并用胶带固定或戴上眼罩。

3、坐浴法

(1)将盛有煎好的中药液的盆放在坐浴架上,盖上带孔的木盖。

(2)暴露患者臀部。如果伤口被覆盖,取下敷料,将患部对准盖孔,坐在木盖上熏蒸。

(3)药液不烫时,取下木盖,让病人坐于臀部,浸泡于盆中。

(4)洗完之后,擦干臀部。如果需要更换敷料,请在涂药后使用无菌敷料。

以上是关于熏蒸疗法的一些知识。想了解更多熏蒸疗法,请继续关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