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行业现状
中药提取物是指采用先进技术对中药或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分离而得到的一种物质基础相对明确、质量标准严格的中药产品。中药提取物不同于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没有功能主治,不能直接用于中医临床。在中成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中草药提取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几千年来,中药主要是由原料或饮片组成,患者自己配制汤剂服用。这种传统药物方法的缺点是服用不方便,疗效不稳定,质量不可控。70年代,浸膏成为中药市场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一些中药厂开始使用机械设备提取植物成分,但只是生产的一部分,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随着国际社会对中药的日益重视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兴起,中国中药提取物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起步阶段。到21世纪,随着酶法提取、超声波提取等更先进的中草药提取技术的采用,中草药提取效率大大提高,中草药提取行业进入了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药提取物产品多种多样。
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最新目录,“植物油脂及提取物”包含47大类,种类丰富,具体类别如下:
工业企业布局差异较大。
中国中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较为活跃,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也有少数比较有规模的企业,如莱茵生物、康恩贝、陈光生物、嘉禾生物等不同企业的业务产品差异较大,主要与企业下游的医药制造产品类型有关。一些企业的布局如下:
根据企业注册资本,中药提取物企业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莱茵生物、陈光生物等a股上市公司,技术先进,规模大,知名度高。第二梯队包括新三板上市的部分公司,如嘉禾生物、青海湖药业、春光九辉等。,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在中药提取物领域多元化布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第三梯队包括天然谷、绿色金科等多元化产业布局企业。中药提取物作为其主营业务之一,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体系。第四梯队企业包括天一生物、宁波中药等专注于植物中药提取物领域的企业。企业规模比较小,其他中小企业居多。
市场消费规模超过200亿元
结合MarketsandMarkets提供的植物提取物及细分产品占比等数据,综合预计2021年中药提取物市场消费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更多对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