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考试要点
2.心理现象可分为①心理过程②人格心理③心理状态。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关系的反应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属于人的认知过程。
4.人格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以人格为核心。
人格心理特征: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5.人格倾向(最活跃的部分)是重要的部分,在相关的心理活动中起主导和控制作用。
6.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的人格倾向,使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②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③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④促进自我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个案研究和实验。
7.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人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应。
8.反射的类型: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9.对于人类来说,主要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10.两个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体属性的反应。
11.任何感觉都需要两个客观条件:
(1)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并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
②接受刺激的相应感觉器官。
感受性的发展规律:(1)同感互动。
①感觉适应
②感官对比
⑵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⑶视觉后像
(4)敏感性的发展
1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感知的基本特征:①感知的选择性
③感知的整体性
④感知的理解
⑤知觉的恒常性
社会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他人、群体和自己的知觉。
1.对他人的感知:第一印象,光环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2.自我意识
3.人际感知
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扭曲的感知,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1.视错觉2。体重错觉3。运动错觉4。时间幻觉5。方位错觉
记忆的分类:从内容上:1。图像存储器2。逻辑存储器3。情感记忆4。运动记忆。
留在脑海里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1。感官记忆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通常是(7±2)组块3。长期记忆(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记忆)。
记忆法则:
记忆:记忆过程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记忆定律:1。记忆的目的2。对材料的理解。记忆材料的数量。记忆材料的不同特性。
5.受试者的情绪状态。材料位置不同7。对物质的态度。
保持与遗忘定律:1。遗忘定律:先快后慢。
2.遗忘因素:(A时间因素,B记忆材料的重要性,C记忆材料的性质,D记忆材料的数量和学习水平,E记忆材料的顺序位置)。
承认或召回法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反映客观事物相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思维类型: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3.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最基础),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
影响解题的因素:1。感性情境的影响2。功能性固定的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原型灵感5。刻板印象6的作用。情感和动机。转移。
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意向性想象分为: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
幻想:1。科学幻想2。理想(积极)3。幻想(消极)
第六章:情感与情绪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和体验。
情感和情绪的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不同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
通常是那些与生理需求相关的内心体验(如安全、饮食、性生活等。)都叫情绪。
那些与社会需求相关的内心体验(如交往、娱乐、教育、道德、劳动等。)都叫情绪。
情绪的特征及其功能;
情绪是情绪领域中最活跃和研究最多的方面。
一、情绪的特点
(1)情绪的生理特征(测谎仪用的)(2)情绪的外显特征(3)情绪的两极性。
(4)情绪的情境性
情绪和情绪功能:
幂函数2。调节功能3。信号功能4。保健功能。感染函数6。迁移功能
情绪类型:喜悦、愤怒、悲伤、喜悦、爱、邪恶和恐惧。
1.情绪(也叫心境)是一种相对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爆发迅速、剧烈、时间短的情绪状态。(狂喜、绝望、愤怒)
3.压力:是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火灾时,他们会紧张或有压力。
二、情感的类型(道德感、理性感、美感)
第七章将
心理活动是意志。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意志的行动特征:(总是与行动紧密相连,所以通常称为意志行动。)
1.有意识地确定行动的目的。2.与克服困难的联系。3.以随机行动为基础。
激励奋斗:
形式上分为:1。邻近-邻近型动机斗争(例如,你不能两者兼得)
2.回避-回避型动机斗争(进退两难,不知道选哪个)
3.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又称回避型冲突(遇到困难时,想向别人求助但又害怕被拒绝)
4.多重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一个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同时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躲避一个选择另一个而产生的内心冲突)
从内容上分为:无原则的动机斗争(是先做数学踢还是先做英语)
意志行动的过程分为:决策阶段和非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1。确定行动2的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
决策实施阶段:1。及时执行决定2。克服困难。
挫折自我调节:1。正确认识挫折,客观分析其原因。
2.学会运用心理防御方法,减轻心理压力。
调整雄心水平
4.改善沮丧的情况
5.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不断激励自己。
意志的品质及其对立面:
意志品质分为:自觉、果断、自控、坚持。
相反的品质是:独断、优柔寡断、任性、善变。
这些品质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关注的外在表现:1。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能力的分类(一个发达;第二是潜力):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叫一般能力,俗称智力。
智力分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模范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力测试:19.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
智商和偏差智商的区别;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智力测验量表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抽象思维推理能力的特点:以图形为测验内容。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遗传2。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气质的天赋与稳定:(本性难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指气质)
气质的可变性(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具有可塑性。
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努力、年龄等等都会影响气质的变化。
气质类型: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动态特征包括六个心理成分: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倾向性。
人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2。个性的意志特征。
3.人格的情绪特征:强度特征\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情绪。
4.人格的理性特征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生物因素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
3.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