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鼠要预防哪些疾病?

(1)外伤是养竹鼠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人们经常因为争抢食物、受到惊吓、争夺巢室,或者在运输过程中被铁笼夹住而相互撕咬,捕捉方法不当造成人为的意外伤害。治疗:发现外伤时,要涂药水蓝天碘、锅底灰、万华油等。所有人用的外伤止血药都可以。当伤口较大、较深、出血较多时,应涂云南白药止血消炎。伤口不能用纱布包扎,也不能涂药膏或胶带,否则竹鼠会撕掉绷带;

(2)严重外伤或脓肿。竹鼠脓肿多是由于打架受伤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常见于竹鼠,头、腹、肢、尾根部有黄白色脓性肿块,外硬内软,受压时。治疗:煽动脓肿,排脓,冲洗消毒伤口,用氯霉素片研磨加花生油摩擦,肌肉注射青霉素消炎,防止伤口再次感染;

(3)肠胃炎主要是饲料不洁发霉,病鼠情绪低落。少吃或不吃,肛门周围有稀稀的粪便,晚上在窝里呻吟,越来越稀,最后脱水而死。治疗:停止进食1-2餐后,研末混匀土霉素(若用人药,剂量为1/4 ~ 1/6)1片(0.5g),每日2次喂服;或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次0.4-0.5ml,每日1次)3天;严重者可在大腿内侧肌肉注射氯霉素,每次0.5-0.6 ml,每日1次,连续注射2天即可痊愈;(这种病中晚期以后很难治疗,所以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经常仔细观察。前期可以用烧柴火一两天的锅底灰拌精料。)

(4)大肠杆菌病多发生在春夏季。病鼠肚子大,触觉有波动感。雌鼠经常被误认为怀孕,尸检显示其腹部有大量胶状(透明胶状)提取物。治疗:用新霉素和头孢菌素,每次给大鼠注射0.5 ml,幼鼠减半;

(5)感冒是气候突变引起的,竹鼠受风吹雨打感冒。病鼠出现呼吸加快、畏寒、流鼻涕、进食减少或不进食,体温下降,严重者体温上升。如果不及时治疗,他们很容易患肺炎。治疗: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每次0.3-0.5 ml,每日2次,严重者肌注青霉素,每日3次。合并肺炎时要交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用药技术复杂,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6)中暑,竹鼠在夏季运输时,如果气温高达32度以上,车厢内通风不畅,或者暴晒20-30分钟后,再加上缺少多汁的饲料,体内水分得不到补充,就会发生中暑。急救方法:将病鼠移至阴凉处,用湿沙掩埋尸体,只露出头部。10-15分钟后,竹鼠就醒了。如果找不到湿沙,可将竹鼠浸泡在冷水中露出头部,防止其大量饮水,否则即使中暑缓解,老鼠也很难进食。另外,清凉油也可以涂在竹鼠的鼻孔上。

(7)产后崩漏。有些母鼠生第一胎时,用力过猛,容易造成产后子宫脱垂。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子宫会变黑并发出难闻的气味,最终雌鼠会将其咬掉,从而这只雌鼠会失去繁殖能力。急救方法:如果新生鼠在分娩后的两三天内不断尖叫(没有奶吃),就该检查母鼠的情况了,确定出子宫后有两种处理方法。先将黄豆炒熟,放入猪胆中,让炒好的黄豆吸收猪胆的汁液。半小时后取出稍微晾干,然后磨成粉,拌入食物中喂养。两到三天后,子宫会自行融入体内。第二,发现子宫切除后,每天三四次用清凉油涂抹子宫头。涂抹后,母鼠会不断舔舐,几天后慢慢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适用于产后三天左右。如果产后四天以上才发现,治愈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基本可以宣布已经变成雌雄同体的老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