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药不伤肝?
有些人认为吃中药是安全的,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服用。其实很多中药一方面可以治病,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毒性。“真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使用不当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大多数药物都是由肝脏代谢的,中药也不例外。中药还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是肝病复发加重的元凶之一。虽然大多数中药或这些补充剂来自天然植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安全的。很多中药或营养补充剂都没有经过严格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慎重。所以吃这些物质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那么,哪些中药可能有肝毒性呢?以下是肝损伤中草药“黑名单”。
(1)长期或过量使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菇等。可能导致肝区不适、疼痛和肝功能异常。
(2)过量使用川楝子可导致中毒性肝损伤。
可能有肝毒性的中药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无论如何,在使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先经过中医专家的分析,再对比用药。毒性明确的药物在收到相当效果后应停药,无毒药物不宜长期使用。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中药取自自然,没有不良反应。吃多了也没关系。中医能治病,无病强身。新药、贵药、滋补品、进口药都是好药。其实药物的毒性是不分中西的。贵不贵,进口不进口,是由自身成分决定的。
所以中药的使用不能随意。服药前了解不良反应,看病时告知医生肝肾功能是否受损,同时遵医嘱,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延长疗程。千万不要认为长期吸毒有很大的保险系数。关注中药的毒性和关注西药的不良反应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