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胶水

胶是指以动物皮、骨、甲、角为原料,用水煎煮明胶,浓缩成干明胶的口服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动物水解蛋白,并添加一定量的糖、油、酒(黄酒)等辅料。通常切成小方块或长方块。

中国使用胶水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有“白胶”和“阿胶”,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胶在妇科多用于内服,作用为补血、止血、祛风、调经,用于治疗乏力、消瘦、吐血、出血、崩漏、腰腿酸软等。

常用的粘合剂根据其原料来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皮胶:由动物皮熬制而成。常用的有驴皮和牛皮。据古代文献记载,唐以前的驴皮是用牛皮做的,然后选用驴皮。现在用驴皮做原料的人习惯叫阿胶;用猪皮做原料的叫新阿胶,用牛皮做原料的叫黄明胶。

角蛋白:主要指鹿角胶,其原料是牡鹿的骨化的角。鹿角胶应该是白色半透明的,但目前在制作鹿角胶的过程中,往往会掺入一定量的阿胶,所以呈深棕色。熬胶留下的角渣也入药,叫鹿角霜。

骨胶:骨胶由动物骨头制成,包括虎骨胶、豹骨胶、狗骨胶等。后两种是虎骨胶的替代品。

甲胶:由乌龟或其相关动物的背甲或蹼制成,如龟板胶、龟甲胶等。

其他树胶:凡是含有蛋白质的动物药材,一般经过水煮后都可以制成树胶。例如,夏添口香糖是牛肉煮沸后制成的口香糖。龟鹿二仙胶是龟板和鹿角一起熬制而成的混合胶。还有龟板胶和鹿角胶的混合物。

粘合剂的制备

胶粘剂的制备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辅料选择、原料处理、胶汁熬制、滤渣、澄清、胶的浓缩收集、切胶、干燥、包装。

1,原材料的选择

原料的选择: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所以原料的选择极其重要。比如皮、甲类等原料的选择,要取自健康强壮的动物,最好是皮厚板实的(如龟甲)。可以根据以下经验选择各种原料。

皮革:如驴皮呈灰黑色,皮毛大,质地厚,伤少无病,尤其是冬季宰杀的,称为“冬板”;其他皮小色杂的“春秋板”次之;夏天剥的驴皮是“沙发土豆”,质量最差。黄明胶用的牛皮是最好的,皮毛黄,皮厚,无病的北方黄牛。新阿胶的猪皮要厚实新鲜。

角:鹿角分为割角和脱角两种。“割角”较重,表面呈灰黄色或灰褐色,质地坚硬有光泽,角内有血。角最好是淡粉色的。鹿在春天脱落的角称为“脱角”,重量轻,表面呈灰色,无光泽。最好是剁角,其次是田间自然脱落的角,白裂的角最差,称为“霜角脱落”,不宜使用。

龟甲龟甲:龟甲是甲鱼的腹甲,因其体积大、质厚、色泽鲜艳,称之为“血板”更佳,而以产于洞庭湖区者最为著名,俗称“汉板”,对光呈透明粉红色,又称“血板”。鳖甲如果大,厚,不水煮也更好。

虎骨:东北虎骨厚,质地坚实,为极品;华南虎的骨头又轻又小,其次是。总的来说,新品颜色黄的最好,老虎的胫骨最好,老的出胶量低。

辅料的选择:根据治疗的需要,胶水中常加入糖、油、酒等辅料。辅料不仅具有矫味、辅助成型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辅助功能。辅助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粘合剂的质量。

冰糖:最好是白色、干净、无杂质的。加入冰糖可以矫正口感,增加胶的硬度和透明度。如果没有冰糖,也可以用糖代替。

酒:黄酒居多,绍兴酒最好,可以用白酒代替黄酒。胶水和酒主要用来矫正气味和味道。绍兴酒有一股清香,可以改善粘合剂的气味。

油类:橡胶油,包括花生油、大豆油和芝麻油。最好是纯净新鲜的,已经酸败的不得使用。油可以降低胶水的粘度,方便切胶,胶水浓缩收集时锅内气泡容易逸出。熬制虎骨胶时,有专门的虎骨油作为润滑剂。

阿胶:有些胶黏剂在熬制过程中常混入少量阿胶,可增加黏度,易于凝固成型。并有助于发挥疗效。

明矾:洁白纯净者优先。明矾主要用于沉淀胶液中的污垢和其他杂质,以保证胶块成型后的干净清澈。

水:煮胶的水是有一定选择的。胶原蛋白A来自山东省东平县,因取自阿井的水而得名。在现代胶粘剂生产中,一般应选用纯净的低硬度淡水或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水来熬制胶汁。

2.粘合剂的制备

原料处理:胶粘剂的原料,如动物皮、骨、角、钉、肉等。,经常会附着一些毛发、脂肪、筋、膜、血等不干净的东西,必须处理后才能油炸。比如动物皮要泡几天,水要一天换一次。当皮变软时,要用刀刮掉腐肉、脂肪、筋膜和毛发。蛋白水解酶可以在工厂大规模生产中用于脱毛。洗净去除沉淀物,或者用热碱水去除油脂,然后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开水烫几分钟,待皮胀缩后再煮胶。骨角质物质可用清水洗净,去除腐肉筋膜。

每天换水一次,取出后用碱水去除油脂,再用清水洗净煮胶。虎骨满筋。先将原料放入开水中捞出,用刀刮去筋。角里经常有血,用煮胶的清水反复冲洗。

熬制胶汁(煮胶):将原料处理后,放入锅中加水用直火加热,或放入夹层蒸锅加热熬制胶汁。一般来说,水量就是原料的浸没程度。如果用直火加热,锅要有多孔的假底或竹帘,避免锅底温度过高造成原料焦化。炸胶用的火力不要太大,一般保持锅内煎液微沸即可。夹层锅的蒸汽加热可以使原料受热均匀,避免结焦。无论直火加热还是蒸汽加热,因蒸发损失的水分都要随时补充,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响胶汁的油炸。为了尽可能多的煎出原料中的胶,除了保持温度和足够的水分外,煎的时间也是极其重要的。煎煮时间因原料而异。除非另有说明,一般为8-48h,反复3-7次,直到汤汁中几乎没有胶质为止。每次煎胶汁都要趁热过滤,否则冷却后固体凝胶粘度增加,过滤困难。胶液过滤澄清;集中注意力。由于胶汁粘度大,其中所含的杂质不易沉降,所以常采用沉降或沉降与过滤并用。一般在胶液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水(每100 kg原料加入约60-90g明矾)

甚至120g),搅拌静置数小时,待细小杂质沉淀后,将上层清胶液分离,或用细筛或丝棉过滤,再放入锅中用文火浓缩。

浓缩收胶:直接火的话,不要太大,要不断搅拌。如有泡沫,应及时清除。随着水分的蒸发,胶水的粘度越来越大,要防止胶水结焦。将胶水浓缩成糖浆,然后取出静置24小时。

待沉淀滴落后,倒出上清液,放入锅中继续浓缩至一定程度,再加入糖,搅拌至完全溶解,继续浓缩至胶液浓缩至接近胶,即挂旗时,边搅拌边加入黄酒。此时应减弱火力,大力搅拌,促进水分蒸发,防止结焦。这时锅底会产生大气泡,如馒头,俗称“肥锅”。当胶水被搅起时,会以片状粘在棍子上而不掉落(也叫“挂旗”),胶水会被浓缩到没有水蒸气逸出为止。但是,各种粘合剂的浓度是不同的。比如鹿角胶要防止“过度老化”,否则成品颜色不够鲜艳,容易断裂;龟板胶的浓度稠度应大于阿胶、鹿角胶、虎骨胶等。,否则不容易凝结成胶块。所以浓度要合适,水太多了。在干燥过程中,成品经常出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塌顶现象。炼油后可以在胶中加入油,强力搅拌可以分散均匀,避免小油泡。

切胶切胶:胶水烧开后,趁热倒入涂油的胶板中使其凝胶,即把胶水凝固成块状。胶化前将胶板洗净,擦干,涂上少量香油,倒入热胶汁中,置于8 ~ 120c的房间内,约12 ~ 24h后凝固成胶块。胶水凝固后,可以切成小块,这叫“开”。手工操作要求刀口平整,一刀切,防止刀口痕迹重复。大批量生产可以用机器切胶。

干燥包装:切膜后放入有干燥防尘设备的烘房,放在橡胶床上,或用竹帘分层放入烘房,在凉风中晾干。一般每48 h或3 ~ 5 d翻膜一次,使两边水分分布均匀,避免成品弯曲。过几天,当胶面干燥到一定程度后,放入木盒中密封,使膜中的部分水分向外扩散,称为“密封胶”或“浸胶”。大约2 ~ 3天后,取出薄膜用布擦去表面水分,然后放在竹帘上晾干。几天后,将膜密封在木盒中2 ~ 3天,重复操作2 ~ 3次即可达到干燥。也可以用纸包好,放在石灰干燥箱中干燥,可以适当缩短干燥时间。此外,烘房设备也可用于通风干燥。

待贴膜充分干燥后,用微湿的毛巾擦拭其表面使其有光泽,用朱砂或金箔印上产品名称,装箱。粘合剂应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止受潮、受热、发霉、软化、粘连和变质。但不能太干,以免胶片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