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黄芪是什么?
科:豆科;
中文别名有剑气、绵气、寇琦、黑皮气、白皮气、红旗气、独气等。
黄芪、黄芪、黄芪和黄芪是英语中常用的词。
植物来源本品为豆科蒙古黄芪(Fisch。)bge。var。蒙古扁桃。)萧,黄芪(Fisch。)bge。或红芪。-玛兹。
蒙古黄芪学名膜荚黄芪
黄芪简介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传统上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也用于补气——如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正宗蒙古黄芪仅分布于我国西北的宁夏南部、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陕西等地区以及蒙古高原,全世界同科类似植物有2000多种。
植物描述黄芪为多年生植物,株高约40 ~ 80 cm,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寒温带蒙古高原南部。茎有毛,具12至18对小裂片。一般以4年挖地道药材的根为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它们大多生长在干燥向阳的山坡草地或向阳的森林边缘的灌木丛中。最好是种植寒冷、凉爽、干燥的气候,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春秋两季采收生长4-5年以上的黄芪,切去根部,去除须根和泥土,晒干。
药材规格商品黄芪按炮制方法分为补奎黄芪、宁南黄芪、宁古塔黄芪、正口黄芪、绵芪黄芪、红芪黄芪。按性状分为黑皮黄芪、白皮黄芪、红皮黄芪三种。每种又分为1-3等。最好是根粗长,单枝无叉,表皮光滑,皱纹少,质坚绵,横切面黄白色,粉质饱满,味甜。黄芪产于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山区,山西的浑源、浑源、樊氏、代县地区,陕西的旬邑、秦岭地区,内蒙古的务川、卓资、乌兰察布盟、鄂伦春旗、锡林郭勒盟、哲里木盟,产量大,品质好。甘肃河西走廊岷县、宕昌等地区的红芪质量最好。
特征:黄芪直根圆柱形,部分有分枝,上端粗,长30 ~ 90cm,直径1 ~ 3.5cm。表面纵行皱纹为淡褐色或浅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行皱纹或纵行沟纹,质硬,有韧性,呈粉状,皮肤黄白色。木菊花有质感,闻起来有豆的味道,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萎、黑褐色或中空。轻微的呼吸,微甜的味道,咀嚼时略带豆腥味。根粗长、菊心明亮、孔洞小、破皮少的品质较好;红芪以皮红润、均匀、根实、粉足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根据临床应用,黄芪无副作用,但大剂量服用会导致胀气、腹泻。黄芪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在发热、阴虚的状态下服用,更不宜在疼痛、潮湿的条件下服用。
价值:黄芪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品,但在低剂量(100-200mg/天)下配合其他免疫滋补品可能更有效。
用量:每天500毫克左右可以提高免疫力,或者每次250毫克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