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制造硫磺的?
古人制硫的方式:从黑色含煤黄铁矿中提取,西域火山地区也有硫磺。
古人对硫磺的研究和利用晚于硝石,这可能是由于中原地区缺乏天然硫磺。神农本草经记载,说“能熔金银铜铁”,说明汉代硫磺能熔化腐蚀各种金属。
汉初,硫磺主要从西域火山地区获取。据记载,当时范悦地区(今新疆库车地区)有一座火山。“山旁之石烧融,流地固数十里,即石硫也。”但在汉代,中原地区也有从黑色含煤黄铁矿(当时称聂氏,因是烧绿矾的原料,故又称钙矾石)中提取硫磺的。
徐霞客发现了硫磺
徐霞客在云南腾越大营山看到一个喷出热气的深潭。经过勘探,他发现这里曾经发生过火山爆发。徐霞客冒着大雨,考察了硫磺池,了解了蒸汽、温泉以及利用地热能提取硫磺和硫酸的过程。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长江的正源是岷江。徐霞客经过考察,确定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并撰写了长篇著作《长江源头考》。1641年,56岁的徐霞客生病,不能远行。他把岩石标本放在病床前,每天抚摸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