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的三个常识

煎药的正确程序

先将药放入锅中,然后加入凉饮用水浸泡20~,再加入不加药的水,将药锅放在火上用中火煎。一般煎药分两次。第一次煎药后,倒出药液150 ~ 200ml,称为第一次煎药。然后加入适量温水(煎煮前药渣冷却时应放冷水),第二次煎出的药液称为第二次煎出的药液。有时也可以加水煎第三次或第四次。这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做。

如何计算煎煮时间

水烧开后,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发热、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的清热发散药物。第一次煮沸后,用中火煎15~2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

(2)用于治疗常见慢性病的性药物,如脾胃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第一次煎煮20-20分钟,第二次煎煮15-20分钟。

(3)治疗虚损的滋补品,如治疗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种虚损疾病的药物。第一次煎煮30~40分钟,第二次煎煮20~分钟。

为什么有些饮片煎的时候要「后熟」?

芳香类药物,含有挥发性成分,经过长时间的煎制后失去药效,所以要在其他药物煎制前5分钟放入锅中,后期的药物一般由药店包装,并标明“后”字。

含有芳香和挥发油的药材,如桂枝、薄荷、佩兰、豆蔻仁、砂仁、肉桂、沉香等。,都是清光发散的药物,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比如薄荷煮太久,药液中薄荷油和薄荷脑的含量会降低,效果会提高。

有些饮片含有能迅速溶于水的活性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青蒿、徐长卿等。这些药物如果长期熬制,其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大黄若久煎,其所含的蒽醌类成分被破坏,使泻下作用降低,而钩藤若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作用明显降低。

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