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的药用价值有哪些?荆条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很多分类,其中中草药可能是最熟悉的。中草药其实是一种植物药,植物药有一些分类,比如根和叶的分类,还有种子药,黄荆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荆条的一般功能有哪些呢?

名为牡荆蔓荆子的中药

又名荆条、牡荆、子、牡荆。

英文名称蔓荆子。

马鞭草科蔓荆子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式的灌木,像小树一样稀疏。小枝四棱形。叶为3小叶复叶,有时为单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顶部绿色,底部密被粉红色短毛,叶柄极短。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果后扩大,通常在一边撕裂;花冠蓝紫色,先端5裂成二唇,上唇2裂,下唇3裂,以中部裂片最大;雄蕊4,从花冠凸出;子房球形,浓密具腺,花柱悬垂,柱头2裂。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7-9月,果期9-165438+10月。

分布于平原、沙地、海滩、溪涧和灌丛,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除杂质,晒干。

药材呈球形,直径4 ~ 6 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被灰白色粉状霜,具4条纵向浅沟,顶部略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和短果梗。花萼长1/3 ~ 2/3,果实5齿,其中2齿深密毛。重量轻,坚韧,不易折断。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四个室,每个室有1个种子。气专一香,味淡微辛。

性味微寒、辛、苦。属于膀胱经、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疏风清热,清头目。它属于解表药的子类。

临床使用剂量为5-9克,煎服。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牙龈肿痛、目赤流泪、视物模糊、头晕目眩。

抗菌药物的药理研究;镇痛;消炎;降低血压;抗凝;消痰;缓解哮喘;癌症抑制;抑制肠平滑肌;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药理实验表明,黄荆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脂肪油、牡荆素、堇菜牡荆素、穗花牡荆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对茴香酸、棕榈油酸、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

使用禁忌症。胃虚体虚者慎用。

相关方剂①治疗感冒头痛:黄荆子9克,紫苏叶9克,薄荷9克,白芷9克,菊花9克。用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疗外感风热头痛、神经性头痛:牡荆9克、桑叶9克、菊花9克、薄荷9克、白芷9克、荆芥子9克。用水煎服。(湖南药理学)

③治疗肺热痰喘:黄荆子(去白皮)、大黄(锉)、威灵仙(去土)、天麻各30g。四味奉上,罗散。每次取6克,调蜂蜜酒。(《盛基宗录》满藤)

④治疗偏头痛:黄荆子10g,菊花8g,川芎4g,阿莎丽3g,甘草4g,白芷3g。水500毫升,煎服200毫升,每日三次。(现代实用中医)

简介

牡荆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植物。牡荆或牡荆的成熟果实入药,夏季采收,阴干,生吃或炒食。荆条一般生长在海边的沙滩上。它是一种落叶灌木,呈藤蔓状,藤蔓可长达20多米。6-7月开花,10 ~ 11摘果。有时候,第二年的1又摘了果实。每亩地可以收获200公斤左右。

荆条开花时,散发出一股清香,随风飘散,当地村民称之为“香姑娘”。这种植物叫“甜妞”,可以固沙。你很难想象这种不起眼的植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中医认为,黄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属膀胱经、肝经、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头目的功效。《本经》记载,荆条“治筋骨间寒热,湿痉,明目固齿。”《别录》称之为“治头风痛,脑响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