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简介
2英语参考雾化吸入疗法
3名称雾化吸入
药物雾化吸入疗法概述利用高速气流将药物直接喷入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和肺泡,使药物直接接触病灶,从而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扩张支气管,消炎,保持气道湿润和稀疏的祛痰液,以利排痰。因此,对于肺癌、肺转移癌、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患者,以及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气管、支气管炎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抢救危重病人用人工呼吸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有一定作用。
5雾化吸入的适应症适用于:
1.支气管肺癌,各种癌症引起的肺转移。
2.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症、肺炎、肺脓肿等。
3.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4.呼吸道湿化不足,导致痰液粘稠,气管不畅或气管切开患者,丧失上呼吸道湿化生理功能。
5.抢救危重病人时,配合人工呼吸机进行持续湿化或间歇雾化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6呼吸系统外疾病的禁忌症。
7雾化器的准备,药物的准备。治疗前应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禁止使用可能引起患者过敏反应的药物。
8方法8.1.1。雾化器的应用(1)热蒸汽吸入:在水壶和搪瓷水箱(大搪瓷缸和脸盆可替代)中装入开水,加入1%复方苯甲酸酊等药物。患者坐起后,将水壶或水罐放在床头柜上,将患者口鼻对准水罐口,用毛巾捂住口鼻,让患者张口呼吸,吸入蒸汽,约20分钟。
(2)简易玻璃雾化器:雾化后的药液放入雾化器后,由空气压缩机或氧气将药液喷出形成雾滴后吸入。
(3)蒸气吸入器。将雾化后的药液放入药杯中,点亮酒精灯,将小锅里的水烧开,蒸汽就会从小锅上方的横管中冲出。药杯中的药液会被压力吸到喷嘴对上,被横管传来的蒸汽分散并与蒸汽混合,通过漏斗形管喷出。患者将离开导管10 ~ 12cm,张开嘴呼吸,使含药蒸汽吸入呼吸道65438小时。
(4)帐篷法蒸汽吸入:药液直接溶于锅内沸水中,加热后药液随蒸汽喷出。患者的嘴和鼻子距离出气口约65,438+0英尺,蒸汽吸入器由木架支撑。患者头部及蒸汽吸入器用床单覆盖,患者张口呼吸,每次65,438+05 ~ 20分钟,每日3次。
(5)手持气溶胶瓶。
(6)超声波雾化器:是目前较好的雾化设备。利用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水箱底部的晶体换能器产生超声波声能,作用于雾化罐内的液体,破坏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惯性,使其成为细小的液滴,通过导管输送给患者。
操作步骤:
(1)开灯接通电源,预热3 ~ 5分钟(隔天8 ~ 10分钟)。
②按下雾化开关。
③调节雾化调节旋钮:调节雾化大小。
④雾化罐:装有雾化吸入药液。
⑤水槽:盛清水。
⑥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
⑦用口罩盖住患者的口鼻,药液通过管道从口罩喷出。
8.2 2.喷药(1)稀释祛痰液:生理盐水或蒸馏水(2 ~ 4ml/次)、4%碳酸氢钠溶液(2 ~ 4ml/次)、痰液易清洗(10 ~ 20%溶液1 ~ 3ml/次)。
(2)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麻黄碱(25-30毫克/次)、氨茶碱(0.125-0.25克/次)、异丙肾上腺素(0.5毫克/次)、舒喘片(0.1-0.2毫克/次)、毒死蜱。0.3 ~ 0.5毫升/次),氨哮(20 ~ 40毫克/次)。
(3)抗生素:青霉素(20万单位/次)、链霉素(0.25克/次)、杆菌肽(5000单位/次)、新霉素(100毫克/次)、卡那霉素(0.25-0.5克/次)、氯霉素(0.5%)。
(4)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5mg/次)。
(5)中药(清热抗菌药物)。银黄叶(0.1 ~ 0.2mg/次)、四季青(2 ~ 4mg/次)、满山红(3 ~ 4ml/次)。
9注意事项1。雾化器面罩使用前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雾化后的药液应易溶于水,无毒,pH值接近人体。不过敏,适合组织渗透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3.雾化器开始通雾时,不要把雾化面罩或吸管含在嘴里。调节雾速时,戴上口罩或含在口中,以免雾排出过快,给患者造成不适和恐慌。雾的流量为每分钟6 ~ 10升。
4.雾化器喷出的药液温度为37 ~ 38℃,不宜过热。特别要注意防止吸入蒸汽烫伤面部。
5.雾化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时,注意剂量和频率,防止剂量和频率过大引起的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血管副作用。
6.为降低雾化药液的* * *可降低药物浓度,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扩张气道,缓解不适。
7.当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时,不应使用这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