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镇昌盛街
昌盛街是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要街道,原名大街。1930年命名为养阴街,全长400米(解放后290米)。南北各有城楼,用花岗岩条砌成。街道两旁的房子都是青砖黑瓦,木窗木门。每栋房子的山墙或火墙都装饰有龙、蛇、鸟和动物,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岩条铺成。由于七里坪地处鄂豫交界,昌盛街上的商业十分繁荣,街道两旁的居民都从事工商业贸易。据红安县志记载,“1927长胜街自南向北有30余家粮油商”。居民们每天用竹筏把从山货中采集的粮油运到阳逻,再卖到武汉。然后把当地人民需要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从武汉带回来,销往各地。当时七里坪叫“小汉口”,昌盛街叫“六渡桥”。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里坪拉开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最早的武装暴动之一,载入中国革命史册。1930年,鉴于鄂豫皖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为指导革命顺利开展,党中央委派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来到鄂豫皖苏区,在七里坪文昌宫主持召开原鄂豫皖特委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平汉特区行动委员会和鄂豫皖特委。经鄂豫皖特委决定,革命大本营建在七里坪,命名为“列宁城”,长胜街命名为“养阴街”。并在昌盛街48号建设“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发行三种纸币:一元、五角、两弦;有1面额的铜钱;篷布券(经济公社流通券)有两种:一串和两串。在长胜街49号设立中西医药局,为红军医院供应药品,保障伤病员的治疗。在长胜街52-54号成立鄂豫皖特区第一个苏维埃经济公社,为农民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物资。长胜街29号成立了食堂合作社,相当于招待所。持苏维埃政府或红军介绍信者可免费用餐,在河街创办了鄂豫皖苏区小学,当时定名为“列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