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丸简介
概述太极丸是方剂的名称,同名方剂大概有五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了这种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3 .中医部颁布标准3.1拼音名称太极丸
3.2标准编号WS3B355998
3.3处方大黄200g僵蚕(炒)50g冰片5g胆南星100g蝉蜕50g朱砂15g麝香1g天竺黄15g。
3.4制作上述八味,除麝香、冰片外,将朱砂水研磨成极细粉;将大黄等其余五味药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和冰片研磨,与上述粉末一起研磨,过筛,混合。每100g粉末加入炼蜜110 ~ 130 g制成蜜丸。
3.5性状本品为棕色蜜丸;气香、苦、微刺鼻。
3.6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直径60 ~ 140μ m..甲壳质壳碎片呈黄褐色,半透明,密被整齐的波浪状纹理。不规则细颗粒呈深棕红色,有光泽,边缘呈暗黑色。
(2)取本品粉末少量,升华,显微镜下观察为无定形无色片状结晶。
3.7检查应符合丸剂(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3.8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化痰通便。用于乳食停滞、上火内热、痰多惊风、大便秘结。
3.9用法用量:口服1丸,一日两次。一岁以下儿童应减少。
3.10规格每粒重1.5g。
3.11存储密封。吉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处方集》十方太极丸第4.1卷由天竺葵、胆南星各15克、酒大黄6克、僵蚕9克、麝香0.9克、冰片0.6克[1]组成。
4.2药为细粉,蜜为丸,芡实为大,朱砂为衣[1]。
4.3太极丸用法用量每次服一丸,生姜煎成[1]。
4.4功能主治《方剂学集解》十方太极丸用于主治小儿疫疠惊风[1]。
5《伤寒论》四方太极丸为方名,出自《伤寒论》第四卷,即《尚书全书》卷底记载的姜生三佐蜜丸[1]。
5.1由僵蚕(酒炒)、蝉蜕、姜黄(去皮)、大黄组成。
5.2制备方法为细粉[2]。
5.3太极丸用法用量:轻者四份,重者三份,重者二份。每次服用清淡的,要用五杯蜂蜜,一杯黄酒;重的要用七杯蜂蜜五分钱,一杯半黄酒;而且重的要一两杯蜂蜜两杯黄酒送服,一天一剂。[2]
5.4功能主治《伤寒论·瘟疫论》四方太极丸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瘟疫、邪热内外泛、气机不畅、清阳不利、头面肿胀、咽喉肿痛、胸闷膈闷、呕吐腹痛、出血、丹毒等症。[2]
5.5方中僵蚕为王,祛风化痰,解毒散结,其清热升阳的性能引清气至口;蝉为臣,散风热,通邪出;姜黄为佐,行气解郁,破血通经,消肿散结,祛疫祛邪;大黄用于清热泻火,诱导热降,能凉血散瘀,帮助消肿。所谓“阳亢盛”是唯一的压制方法。黄酒为鉴,上下传递;蜂蜜味甘,解毒润燥。整个配方是一致的,蚕中的清阳和蝉的升阳;姜黄、大黄降浊阴,一升一降,内外调和,杂气流毒消,故名“升降散”。[2]
5.6药理作用实验研究:本方具有抗急性炎症的作用[2]。
6《惠芝汤方》载太极丸6.1,由茯苓4两(用牛奶浸泡,晚上在太阳下暴晒至重量达到8两)、赤石脂2两(剁碎川椒4两并炒熟,去椒)、胎毛45元(先将头发溶化,加入血竭3元并搅拌均匀)、朱砂3元(用黑牛胆汁煮沸,焙干)、肉苁蓉3。
6.2功效《惠芝堂方》一方太极丸作用于种子黑胡子,驻颜延寿。
6.3太极丸用法用量:每次服9丸,送酒。逐渐加到15丸,直到17天,神清气爽,强壮;如果要种子,1车前梁,煎了喝了。
6.4制作方法为散剂,鹿角霜4为丸剂,大如梧桐树。
7福寿方婧太极丸7.1由黄柏(去皮,盐、酒腌3天,微炒焦黄,净粉)3.26 RMB,知母(去毛,酒腌1夜,微炒,净粉)2.24 RMB,碎纸(现烤,净粉)2.28 RMB。
7.2功效调和五脏,延年益寿。
7.3太极丸,主治《福寿方婧》,适用于肾虚血尿。
7.4太极丸用法用量每次服用5070粒,早晚汤、茶、酒同煮。服用3年,所有疾病都会被消除。
7.5制作方法为细粉,蜂蜜制成药丸,大如梧桐树。
7.6各派论述黄柏属水,滋肾,苦以强精;矮母属金,养肺,苦降火,黄柏为水金;破旧纸为火,敛神,可使心包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所以元阳旺盛,骨髓充盈,用涩来治损。核桃属木,润血,血属阴,阴邪燥,故油润之,纸为木火;砂仁属土,醒脾开胃,引诸药至田单,芳香逸散,调和五脏。
8《古今医学》卷十四太极丸8.1由1只生兔组成,雄黄45分。
8.2功效《古今医学指南》第14卷太极丸用于预防胎毒,避免长痘,使其终身不会产生痘疹,虽然不密。
8.3太极丸的用法用量所有刚出生的孩子,3天后,如绿豆、二三丸,给奶,全身起红点,就是他们的签约。宝宝长的话,能吃能喝的会吐兔子血。
8.4配制方法:腊月初八,取家兔1只,取血滋养小麦粉,少加雄黄45分,然后烘干成饼。
8.5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