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剂——一种常见的抗咳嗽方剂

咳嗽是肺部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治咳嗽的方子很多。下面只介绍几种常见的止咳方剂的临床应用。

二冬膏:天冬(去心)和麦冬(去心)等份,水煎,浓缩,加蜂蜜收膏,不时吞服。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用于肺胃燥热所致的口干、咳痰、咽干、疼痛,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痰中带血。

二陈汤(丸):由半夏、陈皮、茯苓、陈皮、甘草等组成。本方为健胃祛痰剂,具有祛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痰,或呕吐、恶心、纳差、咳嗽、痰白。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伴咳嗽、痰多及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反酸、烧心,慢性胃炎伴咳嗽、吐痰。实验表明,本方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止吐和胃肠功能。

小青龙合剂:由麻黄、桂枝、白芍、干姜、阿莎丽、半夏、五味子、甘草等组成。解表止咳平喘。可用于外感风寒,内停饮水,治疗感冒发热、无汗、咳嗽痰稀、身痛剧烈、皮肤肿胀。现代也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但伴有气喘、咳痰等白而稀。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对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并有抗过敏和胆碱能神经作用。

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陈皮、前胡、黄芩、桔梗、麻黄、枳壳、茯苓、法半夏、杏仁和甘草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疼痛。

洪菊丸:由洪菊、石膏、茯苓、陈皮、麦冬、生地、杏仁、川贝、栝楼、紫菀、法半夏、紫苏、桔梗、款冬花、甘草组成。具有清肺燥湿、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胃湿热所致的咳嗽痰多、气短、口干舌燥、胸闷食少。

人参肺丸:由罂粟壳、人参、枳实、石膏、川贝母、陈皮、麻黄、玄参、苦杏仁、五味子、砂仁、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气虚、津亏、劳久咳、气短、胸闷、口渴、咽干。感冒咳嗽的人不宜服用。

青果丸:由青果、金银花、黄芩、北豆根、麦冬、玄参、白芍、桔梗等组成。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肺燥咳嗽、口干咽痛、声音嘶哑。

二木宁嗽汤(丸):由知母、贝母、黄芩、栀子、桑白皮、茯苓、栝楼、陈皮、枳实、五味子等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气逆咳嗽、痰粘咽干、气短胸闷。风寒咳嗽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