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过剩
之后患者出现皮疹,皮肤干燥,多次去医院就诊。b超显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约4.4cm,左侧约7.2cm),腹腔少量腹水;左臂皮肤切片病理无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 109 /L)、中性粒细胞计数(24.8%)、血红蛋白(77g/L)、血小板计数(71 109 /L)下降。一直在吃中药(详情不详),皮疹加重,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和脚趾角质化增厚,伴有胸闷。活动后明显便秘(服用牛黄解毒片)。
2017 12.27在某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经对症治疗后,两侧胸腔积液明显消退,腹胀略有改善。血砷30.4微克/升(正常值:0.4 12.0微克/升),尿砷95.0微克/升(正常值:2.3 31.0微克/升),发砷30.4微克/升,2065438+于2008年2月5日入院。诊断:①中毒性肝硬化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脾肿大;②慢性砷中毒;③双肺胸腔积液。入院检查:全身皮肤棕黑色,手、足底角化过度、脱屑,双手掌根、手指根部多颗粒状角化凸起;双肺呼吸音较轻,听不到明显的干湿罗音;心率125次/分,同率;腹胀;移动浊音阳性。舌红,苔白腻,脉弦。我没有什么不同。辅助检查:(2017 12.28)全腹部增强CT显示肝硬化,脾肿大,大量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胸部CT显示:左上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 109 /L)、中性粒细胞计数(32.4%)、血红蛋白(83g/L)、血小板计数(104 109 /L)、C反应蛋白(51mg)下降。
入院后指示停用牛黄解毒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苦参碱解毒保肝;头孢曲松和莫西沙星抗感染;托拉塞米和螺内酯利尿剂;中医给予柴胡疏肝汤、凌薇汤加减,疏肝理气,祛湿散结。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驱砷,3天停药4天,1个疗程。5个疗程后,患者尿砷7.1μg/ L,发砷2.1 μ g/g,住院52天后,患者尿砷正常,发砷虽未降至正常范围,但含量大大降低;黑色皮肤的颜色明显减少,从腹部和背部开始,然后在四肢、头部和面部减少。出院时,除血小板外,血常规和肝功能恢复正常。双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但腹水难以消退,头发中砷含量仍高于正常值。建议出院后在门诊进行1疗程的除砷治疗,是否继续使用除砷药物要根据情况决定。
牛黄解毒丸始于元代《咽喉脉证通论》,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由牛黄、大黄、雄黄、黄芩、石膏、桔梗、冰片、甘草组成。用于治疗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等。近年来,有许多关于长期大剂量给药导致黑变病的报道。该患者的皮肤、肝、肺、肾是慢性砷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慢性砷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主要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和增厚、皮肤皲裂等。皮肤损伤可进一步发展为鲍恩氏病和皮肤癌。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的肝肾损害、黑变病甚至皮肤癌均有报道。一旦发现因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的慢性砷中毒,应立即停药;早期除砷处理;对症综合治疗。
辨证论治后按说明书推荐剂量短期服用牛黄解毒片是安全有效的。切记不适合长期大剂量服用。以下中成药中也含有雄黄,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牙痛一粒丸、牛黄保龙丸、牛黄醒脑片、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真镜丸、刘颖丸、清郁碧温丸、安宫牛黄丸(散)、安脑丸、红苓散、克力脱胶囊、一线丸、巨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