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什么止汗的?

发汗药膳

(1)百合粥

【功效】润肺止汗,适用于肺热多汗。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糖少许。

【用法】百合洗净与大米同煮,熟时加入白糖煮10分钟。

可以吃了,饱了。

百合味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黄囊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

【材料】糯米20克,粳米50克,糖适量。

【用法】将糯米煎汁,用汁将米煮成粥,加糖调味,温服。

黄甜,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料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儿童盗汗或白天睡觉出汗。

【材料】浮小麦15g,红糖。

【用法】将100 ml浮麦汁煮沸,加入红糖调味。

浮小麦又甜又凉。入心经。别流汗了。

(4)小麦山药汤

【功效】益气敛汗。

【材料】浮小麦15g,山药15g,糖少许。

【用法】两药同煎取汁150ml,加糖调味。

每次50毫升,早晚1次。

(5)人参和肾脏

【功效】补虚敛汗。治疗后虚弱引起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人参10g,当归8g,

1猪腰,姜,葱,盐。

【用法】将人参、当归切片,去肾盂,切碎。

和姜、葱、盐一起放在锅里,加点水,煮到烂。

人参味甘,性平。补益元气、肺脾、生津安神。

当归味甘、辛、温。补血活血。

(6)生地黄鸡

【功效】滋阴止盗汗。

【材料】生地150克,黑肉鸡1只,麦芽糖100克。

【用法】将生地切碎,与麦芽糖混合,放入鸡腹中蒸熟。

生地味甘,性寒。滋阴凉血。

乌鸡味甘,性平。

补益虚劳,治疗口渴,中度恶心和腹痛。

(7)黑豆小麦饮料

【功效】祛风敛汗。

【材料】黑豆15g,浮小麦15g。

【用法】将两种物质的汁液200ml煮沸,加糖调味,经常服用。

每次服用约10 ml。

黑豆味甘,性平。

补肾明目宁心,长期服用,气色好,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解决各种药物毒性。

(8)韭菜根汤

【功效】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15韭菜根。

【用法】韭菜根加适量水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性温,涩。

归心,平五脏六腑,除胃热。

补肾壮阳,止射精,暖腰膝,

治吐血,血尿,吐血,鼻出血。

填满肺部。韭菜根治癣。

(9)泥鳅汤

【功效】多汗、自汗、盗汗等症状。

【材料】泥鳅90g,食用油适量。

【用法】将泥鳅用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取内脏。

然后用清水洗净,过滤去水,用适量油炸至棕色,

加一碗水,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