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苦的中药属性
性味苦而寒。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疗咽喉痛、风湿骨痛、疟疾、黄疸、湿疹、皮炎、跌打损伤和虫蛇咬伤。用法用量:根15 ~ 50g,叶15 ~ 25g。外用适量,鲜叶捣碎或煎洗患处,或阴干研成粉末调成药膏涂于患处。可与其他治疗皮肤的草药混合制成沐浴水,用于治疗皮肤病(如传染性皮疹和疮)。也可用于治疗胃病,是三九胃泰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全国中草药集》①脑炎初治:三叉戟叶二两,水煎。(广西中草药)
(2)治疗外感痱子:苦叶二至三片,水煎数次。(广西中医药志)
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取鲜苦叶1-2片,水煎。(福建中草药)
④治虫蛇咬伤、疔疮、跌打损伤、扭伤:三亚苦鲜叶捣碎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耳内疖的治疗:主苦鲜叶捣碎取汁,滴入耳内。(广西中草药)
⑥治外伤、止血埋口:三亚苦叶适量,捣碎外敷。(广西中医药志)
⑦钩吻中毒的解决方法:苦叶三片,干的两盎司,活的加,水煎。(《岭南草药志》)
⑧治鼠咬肿淋巴腺:三亚虎叶两元,黄糖适量,* * *捣碎开水服,分几次服。将带有黑色叶子的荔枝肉敷在患处数次。(《岭南草药志》)
⑨治疗湿疹、皮炎、痔疮:三亚苦叶水煎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中文名Trident三叉戟拉丁名吴茱萸(Spreng。)Merr科名芸香科采集时间2009年7月29日采集地点海南省琼中县李沐山乡采集员秦新生采集样品型果实,引进材料型果实,生活型小乔木,中性,生态环境疏林,种子黑色,5-8月花期,7-9月果期,平均鲜重(kg/m2) 50,单位面积株数(株/ha) 250,分布广泛,区域储量评价植物数量多,初检种子30%。当地利用情况多作为中药标本的鉴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