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豆简介
2《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豆木豆2.1拼音名Mù Dòu。
2.2木豆木豆别名豆瓣酱、山豆根、绞豆、三叶草豆、野生大豆。
2.3来自木豆。[黄曲霉DC。]木豆属(l .),豆科木豆属植物,根入药。秋冬采摘,洗净,切段,晾干。
2.4性味辛、涩、平。
2.5功能:利尿、消肿、化瘀、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便血鼻衄。
2.6木豆用法用量3 ~ 5元,水煎服。
2.7备注(1)种子在福建被误当作红小豆。
2.8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中国本草》:木豆3.1来自《中药鉴定参考资料》
3.2拼音名称Mù Dòu
3.3英文名Pigeonpea
3.4木豆别名观音豆、木豆、木豆、三叶豆、蜗牛木豆、扭豆、野大豆。
3.5资料来源:豆科植物木豆的种子。
拉丁植物和动物矿物名称:木豆。[金雀花木豆]
采收与贮藏:春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种子,晒干。
3.6木豆在原始形态下是一种直立灌木,高度为13m,全部为灰绿色。多分枝,弱枝,纵沟,灰色柔毛。三片复叶,互生;托叶小;叶柄长约2cm,向上逐渐变短;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13.5cm,先端尖,全叶两面被覆,下方有不明显的腺点。总状花序腋生,有花序梗;花蝴蝶;萼钟形,萼齿5,短柔毛和腺;花冠红黄相间,长约1.8cm,旗瓣背面有紫褐色条纹,基部有短丝状爪,爪顶有一对钩状附属物;雄蕊10,二形;心皮1,花柱细长线形,基部被短柔毛,柱头渐尖,密被黄色短柔毛。荚果呈条状,长47cm,两侧扁平,喙长,花瓣间有凹斜沟。种子36粒,近圆形,暗红色种皮,有时具褐色斑点,种脐侧生。花期2165438+10月,结果期3月和965438+10月。
3.7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沙地、丛林或林缘。
资源分布:浙江、福建、台湾省、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8性状种子扁圆形,直径46厘米,表面暗红色,种脐椭圆形,白色,突起突出;硬,里面有两片厚子叶。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咀嚼时有豆腥味。
3.9种子的化学成分含有苯丙氨酸、对羟基苯甲酸、γγ谷氨酰5甲基半胱氨酸、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糜蛋白酶抑制剂。种子芽含有木豆素和木豆素。此外,叶子中还含有3羟基5甲氧基芪2羧酸。
3.10药理作用其水溶液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
3.11加工整理杂质,加工备用。
3.12辛涩;平;无毒的
3.13经络-入肝;脾经
3.14具有利水消肿、化瘀止血的作用。主要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鼻出血、便血、疖肿、产后恶露、水肿、黄疸肝炎。
3.15木豆口服给药及用量:煎服,1015g;还是磨吧。外用:适量,研末敷用;或者油炸洗净。
3.16各派讨论《泉州本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利水消食,驱痈消肿,止血止痢。治疗心虚、水肿、血淋、痔疮、痈、痢疾、脚气。
3.17摘自《中华本草》
将山茱萸木瓜丸和中药木豆药方吴茱萸装入,顶盖用竹签扎好,放入瓷锅中,蒸至木瓜熟透)。主治:脚气,腿疼,膝盖疼,肿不肿,脚疼。...
甲川木通粉×nmùtūngsɣn别名:慕童粉,慕童汤处方:慕童1两,矮牵牛半两(炒),滑石1两。方法:顶粗。...
杉木节粉盛辉卷67:组成:杉木节7片(锉细),苏方木5两(锉细,用1桶水煎得1升,不包括我),醋5份(加)。...
青木香易武汤的拼音:qρngmùXiāngyρwùtāng出自《外台》卷三,名称见《伤寒图宋活指》卷五:方明:清。...
木防己汤拼音:mùfángjǐtāng英文:概述:木防己汤是方子的名称,同名的方子大概有六个。《金匮要略》处方...
木豆方子用的比较多。
木瓜丸(010版),使用木豆的中成药,记载了该中成药的药典标准。主要成分有木瓜、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狗脊(制)、牛膝、...
肉豆蔻五味丸重2克。肉豆蔻五味丸的主要成分是肉豆蔻、土木香、木香、大枣和荜茇。肉蔻五味丸的作用主要用于心烦。...
祖卡姆颗粒的主要成分:山奈、莲、薄荷、大枣、洋甘菊、牛心朴子、甘草、黄蜀葵、大黄、罂粟壳。祖卡姆颗粒的功能...
二十五味余甘子粉g翼首草40g红花65g降香100g西藏茜草60g马兜铃30g紫草50g石斛50g紫草75g。...
二十五味汉水石粉(制)200g天竺黄20g豆蔻10g诃子30g藏木香20g石榴10g木瓜20g巴夏嘎20g绿绒蒿。...
更多的中成药使用木豆
古书《医论》中的木豆:【卷十小儿】皮疹有表里之症,疮皮不薄,如根光白头渐红肿,有脓者谓之木豆,内症为脏皮而疮皮薄,如水疱,易干者谓之水豆。...
《普济方》:【卷174】鱼肫(醋泡)枳壳(去糠炒)川楝子(香(二钱)木豆,枳壳半衣)为细粉。除了朱砂。生姜研究...
药引:【第六集】杂病,生半夏一两片,生甘草、生附子、生南星、生白附子、木香各五块钱,全蝎二两片,生姜十片每五块钱煎服。治疗中风痰...
《黄帝素问》:【卷七】六元季峥论第七十三章,根据明代六元季峥的意思。齐伯曰:先使其年,以显其气,及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之风火转化,则天道可见。...
《黄帝素问》:[卷七]第七十二篇武昌政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