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的作用是什么?
2.降压作用日本人报道,桑葚煎剂早年给动物口服时有轻微而缓慢的降压作用,也就是说必须用根或枝的树皮才有降压作用,而根和新芽没有作用。
兔皮下注射1g(生药)/kg乙醚、热水或温热甲醇的提取物,可使血压降低15 ~ 25mm Hg。
将从桑树皮中提取的一种物质以10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到家兔体内,血压立即显著下降。切断颈部迷走神经或者颈椎还是有这个作用的。
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推测可能是乙酰胆碱样物质。
能扩张兔耳血管,收缩青蛙下肢血管。
对离体兔子宫有刺激作用,对兔耳下腺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注射(动脉或静脉)对猫瞬膜的收缩无影响,但若直接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抑制电刺激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
单独对水蛭背肌没有影响。如果先加入乙烯利再使用,可以显著增加水蛭背肌的张力。
该物质对小鼠静脉注射的致死剂量为32.7 mg/kg。
据日本报道,中国生产的桑白皮提取物比日本生产的具有更强的降压作用和更大的毒性,并含有更多的乙酰胆碱样物质。
3.其他作用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
在狗身上,初步证明用桑葚线缝合的伤口可以不拆线。
性质甘寒。
1.经典:甜,冷。
2.“不录”:无毒。
3.药性理论:平。
4.《药的由来》:气寒,味苦酸。
经络入肺脾。
1.草药汤剂:从太阴经开始。
2.《雷公炮制药性》:入脾、肺。
3.“药译”:入肺、大肠。
适应症——桑白皮的作用是清肺平喘,活血消肿。
治疗肺热、咳嗽、吐血、水肿、脚气、排尿困难。
1.本经:主伤中,五痛六极瘦,虚脱,脉绝失,补虚益气。
2.《别录》:去肺湿气,吐血,清热止渴,消水肿,脘腹胀满,利水道,去白,缝金疮。
3.药性理论:治肺喘,水气水肿,消主伤,利水道,消水气,废能而致发热头痛,内补不足。
4.孟伟:散装用,大气都湿润。
5.《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6.《纲要》:泻肺降气活血。
7.《求本草》:治脚气、麻木、黄疸、排便、尿数。
8.《贵州偏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5元;或者变成粉末。
外用:浇汁或水煎。
忌虚肺火,小便过多,感冒咳嗽。
1.本草经注:续断、桂心、马孜作。
2.《本草经》:肺虚火盛,寒袭咳嗽者不宜服用。
3.《应本草》:肺虚,小方便禁用。
方一:治小儿肺胀气短咳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片,甘草(炒)各一片。
锉好,放一小撮粳米,两小杯水,炒七分钟,吃之前服用。
(《小儿药证》解白散)2治剧烈咳嗽,或吐血:桑根白皮一斤。
大米泡三夜,刮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烤熟,一处捣为末。
每米饮料调整一两元。
(《心得》)③调水饮止肺,脘腹胀满:桑白皮两元,麻黄、桂枝各一元五分,杏仁十四(去皮),细辛、肉桂各一元五分。
用水煎服。
(《本草颜回》)④治小便不利,虚胖:桑白皮四块钱,冬瓜籽五块钱,痱子三钱。
煎汤服
(《上海常见中草药》)⑤治小便过多,解渴:桑树根皮白,炒至黄黑,锉平,水煮,随意饮用;也可以接受少米饭代替盐。
(《肘后》)6治疗糖尿病:桑白皮四块钱,枸杞子五块钱,煎服。
(《上海常见中草药》)⑦传染性肝炎的治疗:鲜桑白皮二两,糖适量。
水煎服,分两次服。
(《福建中医》(三):26,1961) ⑧治疗产后出血:将桑白皮焙干,开水冲服。
(《肘后》)治小儿尿炉9丸,初起二缕,及脐间,行于阴处,皆红:水二升,桑白皮二升(切),煮汁,沐浴。
(《钱进方》)⑩治石痈坚如石,不使脓者:舒桑根白皮,阴干,捣碎散,熔胶,用酒敷肿。
(《钱进方》)⑾治蜈蚣毒:桑树根皮捣烂或煎。
(《湖南医学志》)⑿治坠马抑郁症:桑根白皮五斤。
最后,一升水,煎成糊状。
把它涂在受损的地方。
(体验背后)
著名专家讨论①高力:桑白皮愿以固本之虚补虚,以泻肺之实止嗽。
桑白皮清肺,天然不纯,不宜多用。
(2)简编:桑白皮利水,其实是泻子,所以适合肺有湿气,肺有火的人。
十剂云,干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为属。
宋代医生钱乙治疗肺热上亢,咳嗽后喘,脸肿身热,腹泻用白粉。
.....桑白皮、枸杞皮可以从小泻火,甘草泻火但降火,粳米清肺养血,是泻肺的准则。
元医洛天依说,泻肺降火可补正气,泻邪气亦可正。
如果肺虚小便,不宜使用。
③“药意”:桑白皮用于散热,主要用于平喘止咳,痰瘀互结,均为邪实所郁,肺窍不畅,以散渗,益肺气,疗症。
所以,云清肺是必须的。
这可用于治疗皮内膜外水汽水肿,皮肤邪热,风飘,燥痒,可去除。
与洋甘菊、扁豆同用,可解鼻塞、热郁,与沙参、黄芪同用,有止红肠、止血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