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是什么?
巴戟天又叫巴戟天和鸡肠风。它是茜草科的藤本灌木。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用根茎入药。根茎含有维生素C、大黄素甲醚、棕榈酸、壬烷、β-谷甾醇、甲基茜素-1-甲醚、甲基茜素、糖和蒽醌。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阳痿、腹痛、尿失禁、宫寒、风寒湿痹、腰膝酸软等。
一.形态特征
藤条长80-150厘米。根状茎圆柱形,肉质,分枝多为念珠状。新鲜时皮肤呈白色,干燥时呈深褐色,切面呈紫色。茎呈圆柱形,灰绿色或暗褐色。小枝幼时有褐色粗毛,老时脱落表面粗糙。叶对生,单轮,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顶部有短刚毛,沿中脉底部有粗刚毛;托叶鞘状。头部有2-10朵花,生于小枝顶端,很少腋生;花冠肉质,白色,4枚雄蕊,1枚雌蕊,下部子房,4室。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11 mm,成熟时紫红色(图14-45)。
图14-45巴戟天形态图
1.结果植物2。根
第二,生物学特性
藤蔓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主蔓在种植后第一年生长,65438+2月后进入休眠期,年生长50-100 cm,7-10对叶。次年3-4月,主蔓继续生长,从主蔓的茎基部和节间抽出果枝。第三年,花蕾从第二年的水果节绽放。主蔓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生长最快,第三年后转向分枝生长。随着温度的变化,巴戟天的生长每年有两个高峰期。3月开始增长,5-7月出现第一个高峰,9月出现第二个高峰-65438+10月。出芽主峰在春夏,次峰在秋季,出芽止于165438+10月;葡萄树生长主峰在秋季,次峰在春夏,65438+2月停止生长。花期4-6月,果期8月-165438+10月。
根系生长发育特点,主根生长在定植的第一年,长约20厘米,粗0.2-0.5厘米;幼苗主根1,插条2-4条。第二年春天,主根开始膨大成初生根(肉质根,下同),侧根长出。第三年侧根开始膨大成次生根,次生根积累物质,储存养分,新的侧根反而吸收养分。第四年,第三年的分枝根扩展成三级根。诸如此类。
根的生长深度和幅度(根宽)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变化(表14-49)。
表14—49根深、根宽与年份的关系
藤蔓与根生长的关系,巴戟天的藤蔓数与根数大致呈正相关。一般藤蔓茂盛,根稀疏。主蔓少,分枝高的,侧根少,产量低。
巴戟天喜生长在温暖多雨的地区,年平均气温21%以上,年降雨量1200mm以上。月平均气温20-25℃最适宜生长,15℃以下或27℃以上生长缓慢。耐霜冻,能在0℃以上安全越冬,但已落叶。巴戟天虽然耐旱,但如果空气湿度低,土壤干燥,根长得细。
酸性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忌积水,水太多根系容易腐烂。土层差、肥力低的土壤,根系生长较弱。
它对光的适应性广,在全光和30-70%遮荫度的条件下都能生长,但栽培中30%对全光的遮荫度对块根产量有较好的影响。
第三,栽培技术
(1)育种方法
分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分为扦插育苗和直接扦插栽培两种方法。
1.种子繁殖
巴戟天的果实会在10后成熟,果实由黄变红时即可采收。千粒重和发芽率见表14-50。
表14—50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的关系
采收后,将果实的果皮磨掉,阴干,然后播种或用湿沙和种子贮藏在竹萝卜中,放在通风处。次年3-4月温度超过20℃时取出播种。在温度20℃以上,湿度85%左右时,15-20天即可萌发,30天萌发率达98%。在太阳下暴晒3天后,所有的种子都失去了发芽率,混有干沙或风干的种子只能存活35-55天。可见,水是维持种子活力的关键。
育苗方法:当当年或次年春季10-11月份气温升至2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整地,施土和杂肥,与土混匀,播种或就地播种,按行距10×7cm,覆土1.3-60。在边界搭建1m高的遮荫棚或插芒草遮荫。经常浇水以保持边界表面湿润。苗期结合除草和施稀人粪尿2-3次,3个月后摘掉遮荫棚增加光照,使幼苗健康生长。一般150天左右就可以出圃栽苗了。
2.扦插苗
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生长快,周期短,成活率高。刈割期应在天气温暖甚至多雨的季节,产区应在3-6月进行。秋季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可进行秋播。
在种植区和野生巴戟天植株中,选择2-3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藤本植物从母株上剪下,每节留2-3节进行剪下,只留顶芽一片叶子,剪下其余叶子。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按照20×5cm的行距,将2/3的土斜插在边框上。插入后,压实并浇水,并始终保持边框表面湿润。用稻草或其他草覆盖边界,并建立一个遮荫棚或插入中国三叶草遮荫。管理方法同种子育苗。插条扦插后20-30天发芽生根,成活率达80%以上。经过5-6个月的培育,即可出圃种植。用NAA 1.50 ppm浸泡插条2小时,可使插条提前生根,增加根的数量和长度。
3.直接扦插栽培
在种植季节,按上述方法剪插条直接插在耕地上,每个穴的形状插3株。插好后倒水,插竹荪遮阴。这种方法虽然省工,但受干旱威胁,插条死亡率高,每孔用插条数量也多。
(2)土地选择和整地
选择海拔200-700 m的山坡,坡度5-25度的疏林地段,或顶部有森林覆盖的中下坡向阳处。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红壤荒地,或表层土壤为黑色砂壤土、底层土壤为黄色壤土的山区,都适合巴戟天的生长。
到了冬天,山区的杂草、杂树都被砍伐、晒干、烧成肥料,土层被深翻。坡度大的梯级建筑用地,坡度小的田埂全部复垦。梯子的宽度取决于坡度和地形,排水沟挖在梯墙附近。
(3)移植
1.基肥
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中,每亩施5000-10000公斤土壤杂肥或草炭泥作基肥,隔一定距离与土壤混合后种植。对于腐殖质丰富、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土壤,可将表土翻入底层,混匀后再种植。
2.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据福建省热工研究院调查,种植密度为每亩2000-2500株,产量较高(表14-51)。因此,行距为70-80厘米,株间距为40-50厘米。
表14—51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3.殖民的时间和方法
巴戟天种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雨天。出苗前剪去一部分上部嫩苗,留20厘米左右,留3-4节,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促进以后更多新芽和新枝的生长。起苗时不宜过多损伤根部,立即用黄泥灌根。长途运输,将10-20株捆成一捆,根部用湿稻草包裹。每穴栽1-2苗,浅露深栽,压实土,盖一层松土,喷根水。种植后,在植株周围插入不易落叶的蕨类植物或树枝进行遮荫。种植后20天内无雨的,必须每1-2天浇水一次,保证成活。
(4)现场管理
1.补种幼苗
栽后当年发现死苗缺株,及时补齐,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株数,是高产的基础。
2.中耕除草和追肥
巴戟天在种植后的前三年生长缓慢,种植地容易长杂草。因此,每年春秋两季巴戟天生长高峰期宜除草、培土、覆土。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2倍肥,春季以氮肥为主,可配合腐熟粪肥和磷钾肥。使用前必须将它们混合均匀并发酵。每株施1-2 kg混合土杂肥。无论使用哪种肥料,都不应直接与植物的茎基部接触,以免损伤根系。
由于巴戟天茎蔓的落地部分容易长出不定根,不利于地下部分主根的生长,因此,应结合中耕除草翻蔓,避免不定根的生长。
(5)病虫害及其防治
1.巴戟天茎腐病
(尖孢镰刀菌红色变种)
伤害茎、根和种子。发病率可高达80%,是巴戟天的毁灭性病害。一般茎基部先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表皮呈现红褐色不规则斑点,后期膨大,渍水,维管束变为紫褐色,皮层腐烂变质。因症状不同,可分为枯萎型(急性型)和发黄型(慢性型)两种。根部症状与茎基部相似,感病种子表皮有不规则斑点,可引起苗期病害。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是两个高峰期。该病的最适温度为20-26℃。在这种情况下,频繁的阵雨和地面温差的大变化会加剧病害的流行,大量的病株会在田间枯萎。高温、低温、干旱都能抑制疾病的流行。适宜的遮荫条件可明显缓解病害;在酸性红壤土上种植的巴戟天病害严重。选择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种植,透水性好,植株长势好,病害轻。增施钾肥可促进茎基部木栓层的形成,提高抗病性。连作会导致大量的疾病和死亡。防治方法:(1)与禾本科轮作,禁止连作;(2)选择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种植,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照射;(3)增加钾肥施用量,使植物健康生长,增强抗病性;(4)在发病初期,用等量草木灰和石灰的混合粉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或全区,每10天一次,连续数次。
2.根结线虫
(Mehidogyne sp .)
为了损伤根系,形成根瘤,多为侧根和须根。受损的根系可产生毛状根,影响植物生长,加重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避免连作。
第四,收获和加工
巴戟天种植6-7年后即可采收,秋冬采收为佳。采收时,把植物根部周围的土挖出来,把整株挖出来,抖掉土,去掉肉质根,用水洗去泥沙,晒干至五六成干,用木棍轻轻压平,再晒干至干。晾干后,扎成捆,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商品质量应该是大条,小木心,肉紫蓝色,口感香甜,无霉变。分为两个等级,肉厚心小,直径超过1cm的为一级。心脏较大,直径小于1cm为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