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有什么特点?

(刘慧卿)

紫菀(Aster tataricus L.f .)又名辫状紫菀、紫菀、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北、安徽,也产于外满洲、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使用根和根茎作为药。主要含有紫菀皂苷、紫菀酮、芫荽、松节油、表松油醇、挥发油、脂肪酸等。味辛、苦、温。具有润肺降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治疗气逆咳嗽、咳痰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

一.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密被许多细根,表皮紫红色或灰褐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较粗。基生叶丛生,柄长;茎生叶互生,几乎无柄;叶片椭圆匙形或长圆形,长15-40 cm,宽5-12 cm,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两侧刚毛稀疏,基部有楔形向下延伸。有许多头,排列成伞状,有长长的花序梗和刚毛;总苞片3层,膜质边缘,紫红色。花托边缘舌状,蓝紫色,先端3齿,雌性,花柱1,柱头2分叉;中心为管状花,黄色,先端5齿,两性,雄蕊5枚,聚生,子房下位,柱头2叉。瘦果扁平,上半部有短毛,冠毛白色(图14—156)。

图14—156紫菀形态图。

1.植物2。花序3。管状花4。舌花

第二,生物学特性

野生于中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河北省安国产区年平均气温12℃,6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27℃,年降雨量500-700毫米,耐寒,冬季气温可达-20℃,根系可安全越冬。怕干旱,特别是6-7月,如果生长高峰期叶片缺水,生长受阻,产量受影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盐碱地、沙土外均可种植,但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沙壤土最好。花期7-9月,果期9-6月。

第三,栽培技术

(1)土地选择、整地和施肥

紫菀喜肥,宜选择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每亩施堆肥或灌溉肥3000—4000公斤,深耕耙平,使之平坦或高垄。

(2)育种方法

用根茎繁殖,春秋两季种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季种植;6月65438+10月或6月165438+10月进行秋伐。长江流域2-10月播种。刨的时候选择根茎粗密,紫红色,鲜嫩,无病虫害感染的作为种子。切成5-7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2-3个芽,按30厘米的行距切成6-8厘米深的浅沟,按15-20厘米的株距放2-3段根茎,每亩用根茎10-15公斤。轻压覆土,灌溉。气温10-15℃时,约10-15天出苗,春季种植的根茎需窖藏。

(3)现场管理

幼苗完全长成后,要及时松土锄草。幼苗前期,栽培宜浅,夏季枝叶繁茂。封埂后只能拔草,不能拔深锄头。苗期需要适当浇水,但不能太湿,以免影响深层根系。六月是枝叶繁茂的时期,需要大量浇水。7、8月份,北方雨季,注意排水。因为紫菀喜湿但不能积水,所以应该在根系正在发育的9月以后适当浇水。总之,紫菀的排灌要根据生长发育时期和地域条件。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7月初,沟施15-20公斤过磷酸钙和5-7公斤硫酸铵。紫菀开花后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所以要及时剪去花芽。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枯病

(Septoria tataria Syd。)

主要危害叶片,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控制方法:(1)实行轮作;(2)每隔7-10天喷一次1: 120倍波尔多液或200倍多抗霉素,连续2-3次。

2.地面老虎和蛴螬

大多数发生在苗期。防治方法见人参。

第四,收获和加工

春种第一年或秋种第二年,北方10、南方11后期叶片开始枯萎时,先剪去茎叶,刨去根部。选择粗壮、紫红色带芽的根茎用于播种,其余的清洗并干燥,或切成段并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