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鉴别方法

半夏是常用中药。最早发表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可用于痰饮、气喘咳嗽、胸痛、恶心呕吐。

来源是半夏的块茎。)Breit。天南星科的。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15 ~ 30cm。块茎近球形,叶来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 ~ 23厘米,叶柄下部有白色小珠。一年生叶简单,蛋形,心形。2 ~ 3年后叶为三小叶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两侧较小,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光滑无毛。小穗顶生,花序梗通常长于叶柄,抹刀是绿色的。花序轴顶端的附属物呈鼠尾状延伸,伸出抹刀。桨果卵球形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野生的溪,田野,森林或潮湿的草地。

产地和分布:四川、湖北、河南、安徽、贵州等省。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

鉴别要点半夏与类似半夏的区别在于前者呈球形,略扁,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中间凹坑周围有麻状根痕,横切面白色,细腻,呈粉状。半夏多为圆锥形或椭圆形,有隐约可见的根痕(不明显),横切面白色,粉状。只要抓住以上两者的特点,就很容易区分。

但假天南星看起来像南星(比半夏大),而半夏填充的切片呈腰形,容易识别。水滴为扁圆形大结节,周围可见小结节,可以区分。

经典鉴定1韩?神农本草经:“半夏味如辛平。盛传谷。”2《名医录》说:“半夏生于李坏川谷。5、8月生根,阴干。陶弘景说:“李坏属于富阳。今青州第一出,吴中也有。最好是皮肤白,久而不厌老。乌普说:“在丘陵或山野,树叶在二月出生,而且是均匀的。在白花圈上。”5唐?苏公说:“到处都是。过中年的人是大名鼎鼎的羊眼半夏,圆白胜。不过江南的大,南方的特别重。时间长了就不一样了。其苗似后记,误为半夏。”6宋?苏松曰:“不如各处都有,尤以冀州为甚。二月苗生一茎,前三叶淡绿色,形似竹叶,江南苗生则形似牡丹叶。根下垂,大的小,皮黄肉白。五八月摘根,用灰盖三天,用汤洗。蜀土经云:五月收获小,八月收获大。其平泽生甚小,名曰羊眼半夏。半夏从后记看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叶子不一样。”7明?《本草纲目》载:“半夏,山川谷遍。幼苗有茎,茎头有三片叶子。根名半夏,八月采收。李时珍曰:“礼记:半夏生于五月。盖当半夏,故名。“9卿?”《本草离新》和《本草求真》全面总结了它们的功能和制曲方法,但关于形制的论述较少,故省略。

快速鉴别块茎,直径0.8 ~ 1.5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上端圆扁,中间有一凹坑(茎残痕),黄褐色,周围有麻状根痕。质地坚实,断面呈粉状,细腻洁白。它尝起来很辣。如果是大的,白的,实的,全粉的质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