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参栽培技术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为了使种子早日发芽,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40 ~ 50℃的温水中,边搅拌边加入种子,水温与手温相同时停止搅拌,再浸泡5分钟;将种子取出,装入纱布袋中,用清水冲洗数次,然后放在温度为15 ~ 20℃的室内沙堆上,每隔3 ~ 4小时用清水冲洗一次,一周左右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播种有撒播和条播两种。
(1)广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再盖上薄薄的一层将种子盖住,然后镇压,使土壤与种子手紧密结合,以利于出苗。每公顷播种量7.5 ~ 15公斤。
(2)钻井
按照3厘米的行距,开一条2厘米深的沟,在沟里均匀播种,覆土。条播便于松土和除草。(1)中耕除草
杂草的清除是保证党参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秦英地区尤其是早春和苗期应重视杂草的清除。除草通常与松土结合在一起。
(2)追肥
生长初期(5月下旬),追施人粪尿每公顷15-22.5吨,因有藤本叶,施肥不便。
(3)灌溉和排水
种植后要灌水,成活后可以不灌或少灌。雨季注意排水。需水量取决于人参幼苗的生长。当苗高超过5 cm时,应控制水分,避免生长过快。
(4)脚手架
当苗高为30厘米时,应设置支架,使茎蔓沿框架生长。否则通风采光不好容易导致病害,影响人参根和种子的产量。脚手架的搭建方法可以基于当地的材料,因地而异。
(5)收获生长一年后,在秋季或春季种植党参苗。春季解冻后(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于秋季10的6月中下旬移栽。在已完成的畦面上,按18 ~ 30 cm的行距开沟5 ~ 6 cm,按2 ~ 3 cm的株距将参苗斜放在沟内,盖2 cm,压实,浇水。每公顷需要375公斤的幼苗。
收获加工
党参移栽时,当年秋季即可采种。开花结果后,果实变褐时采收种子,连续采收产量高,单次采收产量低。种子晒干后,放在通风处。每公顷收获150 ~ 225克种子。(1)生锈
它是真菌中的担子菌,危害叶片。病叶背面稍隆起(夏孢子堆),隆起严重时断裂,橙黄色夏孢子散在。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二硝粉200倍液或双氯芬酸钠400倍液。党参收获后,地上的叶子都被烧掉了。
(2)根腐病
又称根腐病,主要危害地下须根和侧根。呈深褐色,导致地上部分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用石灰对洞穴进行消毒。整地时消毒土壤,起垄,注意排水,避免连作。
蚯蚓、蛴螬、蛴螬、红蜘蛛的防治参照其他疾病。古时候,山里有个叫高的财主,开了个中药店“济世堂”,卖的都是假药劣药,害了一方百姓。当地有个贫穷的年轻人,名叫张郎。他父子相依为命,母亲吃了“济世堂”的假药去世,还欠了一笔药债。后来,张郎的父亲得了重病,他不得不去“济世堂”赊了一些药,但他不想生病,反而越来越重。原来,医生开的“党参”在吃药时被换成了其他草根。张郎看到他卖的药不可靠,就亲自上山去找党参。
张郎提着篮子,挖着锄头,在山里找啊找。到处都是陡峭的悬崖和岩石,寒风嗖嗖,黑雾悠悠,十分吓人。又累又饿的张郎终于倒在了一个山洞里。模模糊糊中,他觉得自己仿佛睡在一张花瓣做成的床上,柔软舒适,眼前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面容清秀,身材苗条,十分动人。女孩问他在这里做什么。他叙述了自己的遭遇后,姑娘告诉他:“前面的槽里有一颗大党参。你把它挖出来,种在你的花园里,然后捏一片叶儿,给你爸爸一些水喝,你就会好的。”张郎醒来后发现这是一场梦。这时候,天已经亮了。他翻过悬崖,来到了狭槽。果然,他发现了一株党参。张郎小心翼翼地挖了起来。咦,原来是一尺多长,已经变成人形了,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睛。看起来像昨晚的那个女孩。他捧起手中的土,把党参的藤蔓理顺,慢慢放进篮子里,一口气扛回家。他在菜园里种了党参,搭起藤架,然后捏了一片党参叶儿进屋煎水给爸爸喝,不想爸爸一下子就好了。
从此,张郎天天给党参浇水,经常培土除草,这比什么都珍贵。终于有一天,党参走出了她梦中的女孩,嫁给了张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党参,以其故乡上党命名。党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党参种类有几十种,但产于晋东南和忻州的党参最受欢迎。党参古称人参。李逸是“唐代十大才子”之一,他以写下“春城遍地花”的名句而闻名于世。他到上党旅游时,写下了《送别福建的铜钹[dο]》:“官柳绿马立克斯,回风入黄昏铜钹[dο]。礼不在青山,应是五叶参。”诗中写的“铜钹”在今山西沁县,这里的“人参”指的是党参。
党参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新编本草》中,说:“据《古本草云》,以入党为佳。真正的党参已经很少了,店里卖的党参种类很多,都是没用的。只有防风的党参,性贵味重,有狮子头是真,有硬花纹是假。”这里的“真党参”是指产于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五加科人参。由于五加科人参在该地区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后人使用了其他具有类似药材的植物,并采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到了清代,医生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假药和人参的功效不可同日而语,逐渐分离出一种外形为防风,根为狮子头的作为新的药用品种,并命名为“党参”。关于这颗党参的形状,《植物名实考证》有详细记载:“党参多产于山西。根长二三尺,匍匐,叶不对,节大如指,野民根有白汁,秋花似沙参,色蓝白,土人植以利。”结合附图,原植物与现今使用的党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