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月的由来是什么?百毒月的别称是什么?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叫端阳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病、避邪驱毒、祈福健康长寿的节日。因为此时天气越来越热,蚊蝇滋生,称为“恶月”或“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的端午节称为“养生月”,可以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中草药忌毒邪。

端午期间不得不说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味苦,性温无毒,具有温气血、散寒湿、芳香避秽的作用。据说民间有“吊艾人,穿,喝艾酒,吃艾糕,抽”的风俗。有的人还在大厅、床头等地方挂艾草。端午节期间,空气湿润,艾叶清香,能去除有毒气体,清除污物,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民间有句话:艾草能治百病,招万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健康。所以古人说“艾”可以“辟邪”。至今有“家有Ai三年,大夫不用来”的说法。

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水煎服后,可当茶喝,也可泡酒喝,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预防疾病。

饮食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古代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的药性在《本草》中早有记载。雄黄味辛温,有杀虫毒、燥湿杀虫的功效。因为端午节后进入高温季节,各种病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滋生。这个时候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合时宜。

每年到端午节,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殉难,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人在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北方的江米枣粽子以甜素和凉性为主。在南方可分为两类:苏式饺子包括糯米、红豆、豆沙等素饺子,也有鲜肉、火腿等肉饺子;广式粽子多为肉食粽子,如叉烧蛋黄、猪油豆沙、鲜肉蛋黄粽子等。

虽然中国南北方粽子的风味、特点、做法各不相同,但糯米和粽子叶是主要材料。祖国医学认为糯米是一种很好的食物,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成分也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如大枣、红豆、绿豆等。有补血、安神、利尿、解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包粽子的叶子更加精致。北方多使用芦苇叶,南方多使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有很好的药用功能。比如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能清热、除烦、利尿、解毒;荷叶可以清热、利尿、和胃。

端午刚过长夏,吃粽子可以平衡清淡,平衡清化,真是及时食补,食疗的妙方。当然,吃的时候要有节制,糖尿病人、老人、小孩不宜多吃。

运动调节气血。

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充沛的时候,天气也比较沉闷。如果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畅,容易烦躁抑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功能,也会导致精神疾病,如喜悲、怒伤肝、悲伤脾等。夏季养生要使脾、胃、心、肺通畅。所以除了药物、饮食、安心之外,还要同时加强锻炼。全身气血运行顺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脾胃新陈代谢,调理气血循环,忧郁的情绪也会随之消融。

综上所述,端午节之际,吃粽子以食疗增加营养,挂艾叶以清洁消毒辟邪,喝雄黄酒以加强自我保护,划龙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是一个系统的养生健身体系,从中也可以看出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