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煎?

待煎药物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初煎用水量一般为浸泡药面后2-5 cm。每剂药一般煎两次,两次煎液混合后包装。一般将药物煮沸后再煎熬20-30分钟;感冒药、芳香药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煎约40-60分钟。第二次煎药的时间要比第一次煎药的时间略短。煎服量要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一般煎至每剂100-300ml,成人一般煎至每剂400-600ml,每剂一般分两等份,或遵医嘱。

凡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如初炒、复炒、溶化、包炒、代水煎等,均应按要求或遵医嘱操作。

(一)第一次煎药要先煮10-15分钟,再放入其他药材一起煎(先泡)。

(2)当第一次煎出的药材即将煎至预定量时,应一起煎5-10分钟。

(3)其余煎液切成小片,煎煮约2小时取汁;另一种炖品要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中加冷水(一般约10倍用量)炖2-3小时,取汁。如果该类药的原方为复方,则应将汤剂(炖品)与处方中其他成分的汤剂混合后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其药性(适量水)煎(炖)服。

(4)溶解的药物(溶化)应在其他药物熬至预定量并去渣后放入药液中,在不断搅拌的同时用小火煎熬,直至待溶解的药物溶解。

(5)将煎好的药物放入煎药袋中,然后与其他药物一起煎药。袋的材料应符合医学要求(对人体无害),并具有过滤功能。

(6)水煎代替水煎药物应先煎煮15-25分钟,然后去渣,过滤取汁,再与处方中的其他成分一起煎煮。

(7)长期煎服、内服、浸泡给药等有其他特殊煎制要求的药品,按相应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服药,单独煎药或焖药,分装汤剂,煎汤代水应先浸泡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煎药容器宜用砂锅、瓦罐、陶瓷,其次是搪瓷锅、不锈钢锅。但是千万不要用铁锅和铝锅。最好不要用铜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