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二)
茯苓能加速白细胞减少症的恢复,使健康人的红细胞在体外增加25%左右,并能有效延缓血细胞在孵育过程中的耗竭。实验表明,茯苓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浆皮质酮。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汤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汤(10g/kg)未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剂量为40g/kg时,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镇静指数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引起的,也可能阻碍戊巴比妥的分解和排泄,导致麻醉时间延长。
抗癌
茯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临床上食道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症都是脾虚湿盛、痰饮、湿热瘀阻者。
益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引起的泄泻带下,茯苓有标本兼治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还可作为补益肺脾、治疗气虚的辅助药物。
治痰
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疼痛。茯苓对脾虚有治疗作用,不能运化水湿,止聚生痰。半夏、陈皮可同用,或与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与半夏、枳壳同用。
(二)茯苓食物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使用。
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的老年人慎用。
茯苓衍生物
(1)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传统名吃。煎饼是用茯苓霜和白面做成的,中间是蜜饯松塔和碎仁,均匀地溶有蜂蜜和糖。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味美香甜,风味独特。早在800年前,南宋儒家就有记载:“茯苓,白面,水,黄蜡。”但是这种油煎饼不好吃。清初有人提出“饼贵而松,饼好而瘦”的观点,于是后来的饼越做越薄。因为滋补,慈禧爱吃,所以价值百倍。
材料:糯米粉200克,茯苓200克。辅料:100克白糖。
制作:将茯苓磨成细粉,加入米粉、糖和水,调成糊状,在锅里用小火摊成煎饼。
用法:可经常食用或搭配食物食用。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浮肿、大便溏软等。气虚虚弱所致。
(2)茯苓粉
茯苓粉的功效
茯苓粉是中药茯苓的粉末,冲泡后一般呈白色、浅灰色、深灰色。性平,味甘淡,含三萜类、多糖、胆碱、脂肪、卵磷脂、钾、镁等元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不仅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使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为组织细胞释放更多的氧气。同时还能增强细胞(包括皮肤、粘膜、毛发等)的活性和活力。)并使其处于健康状态,从而使我们的皮肤和头发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
茯苓粉怎么吃
(1)崇福
最好先用凉开水搅拌成糊状,然后用水浸泡,用热牛奶冲服。
(2)煮粥或做面食。
茯苓粉、大米各30克、红枣7枚。先把米饭煮开,然后加入红枣。粥好了,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搅拌均匀。常食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3)茯苓奶茶
茯苓粉10g,牛奶200ml。先将茯苓粉与凉开水混合均匀,再加入煮牛奶。
用法;每天早上空腹服用可以延缓衰老,健脾强身。
(4)薏苡仁茯苓粥
薏米200克,茯苓粉10克,粳米200克,鸡胸肉50克,香菇4朵。首先,将蘑菇浸泡后切成方块;鸡胸肉去皮去油,放入锅中煮30-40分钟后取出切成肉丁;茯苓研磨粉;然后将薏苡仁用清水反复洗净,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加7倍清水煮沸,煮沸;将粳米用5倍清水煮1小时,将两次凝块合并,加入香菇、鸡丁、茯苓粉,煮至粘稠状。吃的时候可以加调料。
(5)山药、薏米、茯苓米粥
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薏米、山药加适量水,煮至半熟,加入茯苓粉,拌匀,煮熟后空腹服用。
(6)茯苓粥
茯苓粉15g,粳米100g,胡椒粉、盐、味精少许。①粳米淘洗干净。②将粳米、茯苓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入味精、盐、胡椒粉,搅拌均匀。每日早、晚餐各服两次,可健脾和胃,促进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水肿。
(3)茯苓
茯苓,中药学名。将茯苓的白色部分切开,茯苓通常是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季药”,是因为茯苓功效广泛,不分四季。当它与各种药物合用时,无论寒热、风湿诸症,都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药时有利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和保肝作用。但虚寒精滑者,或气虚沉者,忌服。
(4)茯苓饼
茯苓饼的传说
茯苓饼又名“福明饼”,是闽南民间传统手工食品。它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清兵入关建立清朝后,对广大人民实行民族压迫。顺治五年(1648),农历八月二十六,清兵攻陷同安,屠城三日,无辜百姓三万余人。在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同安地区人民奋起反抗,与清军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为了便于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清活动,城里一个叫李的商人蒸了一种饼叫“复明饼”,意在复明。每个蛋糕里都有一张纸,上面写着联合行动的时间、地点和信号。这样,属于“反清复明”组织的基本人,在买了“复明蛋糕”之后,就会自觉地参与到清的行列中来。当时有个规定,不让孩子吃“复明饼”,主要是怕孩子不懂事,吃“复明饼”容易泄露纸条的秘密。所以,到现在,同安还有一种说法,牛仔和收猪粪的小孩都不想吃“复明饼”。因为“福明”和“涪陵”的方言音差不多。因此,世代相传,“复明饼”被称为“涪陵饼”。
茯苓蛋糕的制作方法
配方:茯苓50克,面粉450克
制作:
(1)将茯苓干燥,粉碎成粉末,与面粉混合。
(2)将茯苓和面粉混合均匀,加入泡打粉,用清水揉成面团发酵,做成5cm见方的饼。
(3)将茯苓饼放入笼中,用武火蒸熟。
吃法:65438+每天0次,早餐。
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气虚湿阻型高血压患者宜食用。
茯苓的食用方法
(1)茯苓的常见食用方法
开胃汤
茯苓15g,山药12g,谷麦芽各30g,鲜、干鸭肫各1,水煮服用。治疗孩子消化不良,不要想着饮食。
茯苓豆腐
原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3人)。
烹饪方法:将茯苓粉和豆腐混合均匀,用盐和料酒调味,然后将胡萝卜和煮熟的蘑菇放入锅中炒至半熟,再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炖,最好从锅里调味食用。
健脾祛湿,消食减肥,因为这种药膳的主要成分是豆腐,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的人不宜多吃。
荷叶茯苓粥
材料:荷叶1片(鲜、干均可),茯苓50g,粳米或小米100g,白糖适量。
练习:
1.将荷叶汤煎煮去渣,在去渣后的汤中加入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
2.一起煮粥,煮之前用白糖调味。
该粥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有辅助治疗作用。
(2)茯苓的处方
治太阳病,汗出后汗,胃燥不安,失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止渴:猪苓(去皮),泽泻(126铢),白术(18铢),茯苓(18铢),肉桂(去皮)。五味奉上,捣成粉。白饮,取方寸刀,每日三次。(《伤寒论》五苓散)
治小便多滑数不住: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明矾水蒸,文火焙干)。上两味均分细粉。喝稀米调一下。(《儒教》)
治水肿:白水(净)两元,茯苓三钱,玉立人(杵)一元五分。加入姜汁,炒熟。(《不知医疗之必要性》茯苓汤)
治皮肤水,四肢浮肿,皮肤潮湿,四肢动: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五味,六升水,两升开水,三份不同温度。(《金匮要略》中的季芳茯苓汤)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眩晕: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取四味,六升水,三升开水,三份不同温度,排尿有益。(《金匮要略》桂苓疏肝汤)
呕吐、心下胀满、膈间积水、头晕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取三味,用七升水煮一升,然后在不同温度下服用。
治疗腹泻有很多优点:白茯苓-二,南木香半二(纸包炮)。前两味为细粉,紫苏木瓜汤炒两币。(《101个选择》)
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七块半(去皮)。剁细,水煎一两次,吃前服用。(《原发病型》霍玲汤)
恶心要喝水的有: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两两,桂枝两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取六味,水一桶,煮三升,泽泻二升半,温服八次,每日三次(《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治丈夫元阳不足,精气不稳,津液频出,小便混浊,梦遗频出,女子久寒,白带,带下,带下,尿湿频出,或无子(不孕):黄蜡42,白茯苓42(去皮分块,用猪苓一分,同。世间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大如弹珠。中空咀嚼,充满唾液,慢慢吞咽,以尿液清澈为度。(《局》未夕丸)
治心虚多梦,或白浊:白茯苓末两块钱。米汤调服,一天两次。(《任斋志方》)
治心汗,别处无汗,一心孔有汗。想多了就会出汗多。心有病,就要养心。取茯苓末与汤艾同服。(辨证论治要点)
治虚止渴,上实下虚,心火灼灼,肾水干涸,无力施救,致渴证:茯苓一斤,黄连一斤。最后把瓜蒌煮糊,丸红大。每次热汤服五十粒药丸。(《德生堂经历》)
治头风不足头晕,暖腰膝,治五株七伤:茯苓粉,曲米酒饮。(《茯苓酒大纲》)
治疗方法:用白蜜和茯苓敷七天。(“填充肘部背面”)
上一页全文完(*** 19503字)全部内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