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携带香包的精致规则
五月通常被称为毒月。据地方志记载,农历五月初五也叫中天节,有制作各种东西辟邪的习俗。荆楚旧事时也有记载,端午节时将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剪布做成小老虎,以避开一些有毒的东西。此外,在上述习俗中还记载了在孩子的手臂上系五色线可以使他长寿。
慢慢地,这两种习俗逐渐合二为一,演变成一个装着艾草、雄黄和檀香粉以及混合香料的小布袋,供孩子们悬挂,防止毒虫的侵扰,具有避邪避邪的作用,成为救命和吉祥的象征。因此香囊的地位是确定的。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包,不仅有辟邪驱邪的意思,还有用头点缀的风格。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引人注目。
注意佩戴香包:
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造型,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猴子,斗鸡等。
年轻人最讲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热恋中的恋人,深情的姑娘会在很久以前就精心制作一两个各具特色的香包,以赶在节前与爱人相见。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围男男女女的议论,纷纷称赞小伙子对象的别出心裁。
端午节前夕,如果给孩子佩戴的中药保健香囊是从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购买的,并严格按照传统标准制作香囊,对孩子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对于孕妇来说,尤其是怀孕前三个月,不适合长期随身佩戴香包。
香囊的成分和功效;
香包,也叫香囊、香包、钱包等。,是用彩色丝线或破布制成的。装有香料(由中草药制成,如白芷、川芎、黄芩、排草、山奈、甘松、山奈),佩戴在胸前,气味芳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彩线贯穿,状如一花。”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
古语有云,“端午物件:艾蒿、百索、画得漂亮的扇子、香喷喷的糖果、银鼓、粽子等等”。佩戴香囊辟邪瘟疫,点缀内头。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丝绸包裹,用五色丝线系住。
香囊中使用的中草药能散发出天然的香味,属于中医理论中的五香范畴,具有开窍醒神、祛湿健脾、祛秽怡神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因含有大量挥发油而具有芳香气味,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包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并有一定的防蚊驱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