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常发生在牛身上。肝片吸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牛羊肝片吸虫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由肝片吸虫引起,对牛羊危害很大,常为地方性。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的胆管内,产生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与粪便混合。肝片吸虫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以营养不良、贫血、消瘦、水肿和摄食障碍为特征的疾病。通过污染的饲草和饮水传播,犊牛敏感,多在夏秋季。

第一个综合防治措施是管理粪便,做好粪便的积累和发酵。坚持安全放牧,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场放牧和饮水。二是配合农田水利建设,氨水和氯硝柳胺药物杀灭钉螺,消除椎螺孳生地。中草药具有杀灭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在肉牛疾病的防治中,我们发现黄连、黄柏、黄芪等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知母、麻黄、防风、地骨皮等中草药具有解表祛风、清热泻火的作用。诊断要点如下: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要注意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但一般体温不高。夜间或凌晨休息时,可听到牛的咳嗽声和风箱般的呼吸声,赶牛时咳嗽加重。

中草药具有驱虫作用,具有加强体内寄生虫入侵体坑的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功能。如槟榔、贯众、百部和硫磺,能驱除绦虫、蛔虫和姜虫。有些中草药含有酚类、多糖、生物碱、绿原酸等。(具有驱肠虫、抗毒和杀菌作用)。其中,苦参、大蒜、槟榔、使君子等。可用作驱虫药,苦参广泛用于治疗牛球虫病和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