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锈影响水果的外观质量。桃套袋果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喷洒引起果锈1.1选择高浓度、超剂量农药。大多数果农担心桃子套袋后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开花后逐渐喷洒农药,超浓度值施用农药,多种农药、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使用。在变色期,果实表面遭受药物刺激,果实表面容易出现各种不规则斑点,导致光滑度差。
防治措施:在花枯萎70%时,喷洒1倍混合保护性农药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止病菌的侵染,同时防止出芽虫和绿盲蝽等。套袋前喷洒1倍的治疗性农药杀菌剂和杀虫剂,杀灭果实表面的病菌和幼虫。装袋后,正常时间喷药,立即防病。
1.2喷洒刺激性强的农药时,盲目跟风,除了高浓度、超剂型的农药,含锰、锌等重金属的农药,啶虫脒中药制剂,铜制剂等。防治措施:装袋前喷施,选择水分散粒剂、液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避免使用铜制剂、啶虫脒中药制剂。
代森锰锌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农药杀菌剂,分为完全络合态和部分络合态两种。代森锰锌完全络合态使用后更安全,部分络合态易发生碘离子侵蚀。因此,套袋前不宜喷施部分络合状态的代森锰锌。最好选择可乐定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而且应用的不良影响流畅细致。
1.3施药不均匀时,直接将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倒入整个水流中混合,不能充分稀释药物;在喷药过程中,不需要回流管,不需要频繁搅拌,造成药液沉积,浓度值不一致。防治措施:无论是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粒剂、微乳剂还是水分散粒剂,使用前都必须稀释2倍。喷洒时,如果没有回流管,可以有特定的人不断搅拌,使药液不沉淀,喷洒时分布均匀。
二、果袋含2.1水分,部分果农在喷药后套袋,叶片和果面不干燥。在短时间内,纸袋中的药液没有干透,袋内环境温度高,容易灼伤果面,产生锈斑。预防措施:上午喷药,下午套袋,或喷药后第二天套袋,使水果表面的药液充分干燥,完全被水果表面的表皮细胞消化吸收。
2.2湿露雾天套袋有些果农天亮后全速套袋。果实表面多为露水,套袋后露水在纸袋中,袋内温度高,变成蒸汽,导致长期水汽缠绕在纸袋和水垢中。强对流天气,园内室内空间潮湿,套袋时极易将水装入纸袋,容易造成果面生水垢。防控措施:晴天或阴天套袋最安全。水果表面和叶子上的露珠早上干不了,就不要套袋了。一定要在叶子和叶子带着露水干的时候把它们包起来。
三、装袋技术问题3.1纸袋质量差,不耐雨水。另外,霜红品种成熟较晚,从套袋到摘袋需要四个多月才能完美,而且要经过所有的主汛期,多日风雨。纸袋质量差,水容易进入果袋,果表面发生果锈。防治措施:选用优质原浆纸,两层纸袋,外层纸内有蜡,耐日晒雨淋。
3.2装袋时间晚。大多数果农错误地认为霜红桃成熟较晚需要延迟套袋时间,有的延迟时间到7月份。由于套袋时间较晚,天气一直风雨交加,病虫害机会多,果实表面容易出现轻度的虫斑或病斑。防治措施:最佳套袋时间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最迟6月底结束。
3.3装袋技术问题:系细铁丝时,桃叶绑在一起,下雨时,降水通过桃叶进入纸袋;有的风一吹就容易张开嘴,降水进入袋内,导致果锈。防控措施:套袋时保证三紧,纸袋口要在枝条周围;重要的是扩张和收缩;绑扎时,扎丝要扎牢,防止沉淀进入袋内。
3.4套袋后,纸袋摩擦果面。由于套袋时纸袋没有展开,风吹时,纸袋来回晃动,摩擦果面,容易产生锈斑。预防措施:装袋前,先用拳头将纸袋展开,然后盖上。
四、部分喷药后套袋天数长的果农省事,喷1?每次剂量后10?很多天了。?由于套袋时间长,病菌容易感染,害虫容易危害,造成病斑。?防治措施:喷施后最佳套袋天数为7 ~ 8?d、因为农药的残留期大概是7 ~ 10?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