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包浆简介

国家中草药收藏馆:铜锈的拼音名是TónɡLǜ.铜蓝的来源是铜被空气中的水分氧化后在表面产生的绿色碱式碳酸铜,或者是谷壳蓝(即碱式碳酸铜)与石膏灰泥混合压制成扁平块状和天然孔雀石的加工品。医药品多为加工品。自然产生的包浆呈粉状或不规则状,呈青绿色。松散,略带涩味,着火后呈绿色火焰。另一种加工品,呈长方形小块,坚硬易断,横截面分为明显的三层,上层为薄薄的蓝色层,中层为白色,底层为灰黄色。无味,味道清淡,咀嚼时有砂砾感。处理自然产生的铜锈,用圆盘或铁刀刮掉。加工品制作方法:将铜锈粉或麸青与熟石膏粉混合,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压制成扁平块状,喷洒高粱酒使表面呈现绿色,切成小块,干燥。在古代,包浆是铜的锈,可以用醋喷洒,加速青锈的形成,刮掉。性质苦、酸、涩、寒。有毒。功能:解毒、防腐、杀虫。外用用于治疗鼻息肉,眼睑糜烂,疮和顽固癣。用法用量本品一般用于外用。内科常用相应方剂配伍治疗风痰证、突发性昏厥、血气心痛,剂量为0.5 ~ 1元。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包浆的起源来自《本草纲目》。1.本草注:生熟铜皆青,即铜之精,最大者为空青,次者为空青。铜器上独包浆,青的才是。2.《纲要》:最近有人用醋做铜青,收集干货。音名TónɡLǜ英文名Verdigris别名同庆,绿源药材基地来源:青铜器表面因二氧化碳或醋酸生成的绿色锈层。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性状鉴别纯铜绿为丝状或颗粒状结晶粉末。翠绿色。重,脆,微气,味微涩。溶于水和酸,不溶于乙醚。最好是绿色、粉状、无杂质的。透射偏光下显微鉴定:可见细至0.05mm的针状至柱状、颗粒状个体。纹路是灰绿色调,边缘近乎无色。多色:Np为亮绿色,Ng为绿黑色至黑绿色,棕色调;干涉色ⅱ和蓝绿色;近平行消光;正延展性。当个体较小时,多色性不明显;干涉色也会下降。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碱式碳酸铜[CuCo3 Cu (OH) 2]和碱式。

具体可参考百科词条:桐庐[最后修订于2009/12/8 0:55:45 ***2425],自动匹配出以下结果。不排除有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请自行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