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寒、热、温、凉”是什么意思?
这属于中医四气的范畴。
所谓“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经过反复实践和观察总结出来的。比如,能治疗发烧的药,多是凉的或凉的;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多为热性或温性。所以药性的寒、热、温、凉都是相对于疾病的寒热而言的。
药性的寒和温是绝对不一样的。寒与寒,温与热,只是药性程度的差异。少了性冷淡,就叫清凉;热量少了,就暖和了。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也常有。
小寒大热的记录。所谓小寒,相当于于凉;温度大相当于热。
寒性和凉性、温和性和热性虽然程度不同,但性质相同,所以各有其功能。
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寒凉类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常适用于热射病;温药具有散寒、温里、扶阳的作用,常用于寒性疾病。
除了寒、热、寒四性,还有一种药性温和的药。因为这类药寒性或温性不明显,所以作用比较平和,无论寒热都可以一起用。所以根据药性,虽有五气,但通常称为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