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贝母”的天赋是什么?

川贝母

[来源]

川贝母、暗紫贝母、普氏贝母的干燥鳞茎。或滇贝母。百合科的。前三种根据性格不同分别称为“松北”和“清北”,后者称为“炉壳”。夏秋季或积雪融化时挖掘,去除须根、粗皮、泥沙,晒干或低温。

[原产地分布]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紫贝母主产于四川省阿当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省。梭梭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

【药材特征】

松壳呈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 ~ 0.8厘米,直径0.3 ~ 0.9厘米。表面是白色的。外层鳞片有两个,大小不一,大的扣着小的,未盖的部分呈月牙形,俗称“抱月”;顶部关闭。有圆柱形,略尖的心芽和1 ~ 2的小鳞片。顶端钝圆或略尖,底部平坦,略凹,中央有灰褐色的鳞茎盘,偶见须根。硬而脆,断面白色,粉质丰富。气微,味苦。

贻贝呈扁圆形,高0.4 ~ 1.4厘米,直径0.4 ~ 1.6厘米。外部鳞片有2个花瓣,大小相似,相对紧握,顶部开裂。有2 ~ 3个内心芽和小鳞片及细圆柱茎。

鲁贝呈长方形圆锥形,高0.7 ~ 2.5厘米,直径0.5 ~ 2.5厘米。表面为白色(白色贻贝)或浅棕色(黄色贻贝),有的有褐色斑点。外部鳞片有2个花瓣,大小相似,顶部稍尖,底部稍尖或钝。

[主要化学成分]

川贝母商品比较复杂,所以从商品川贝母中分离出来。甘肃贝母含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素乙。芦苇扇贝含有根皮苷。

[功效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干咳、干咳少痰、阴虚咳嗽、咳痰带血。3 ~ 9g研磨后服用1 ~ 2g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