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端午节的时候,空气中不时能闻到艾草混合粽子叶的香气。除了吃粽子,你对端午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纪念,以驱散河中的鱼,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比赛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如今,每年端午节前夕,河上都会响起喇叭声和锣鼓声。比赛当天,河两岸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非常热闹。直到今天,端午节在许多地方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民间活动。
2、喝雄黄酒雄黄,杀菌药物之一。曾几何时,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老人常说“喝了雄黄酒,病就好了。”雄黄是一种含有硫化砷的矿物质,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
常见的雄黄酒是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调制而成,没有纯饮。大人喝雄黄酒,要蘸雄黄,在小孩额头上写“王”字,叫“画虎王”。孩子的耳朵、鼻子等地方也要用雄黄酒涂抹,以达到消除各种奇物、避免虫毒的目的。
3、佩长命炉长命炉是端午节的装饰品,其五彩缤纷的色彩艳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装饰品之一。又叫维生线、维生线、延寿线、长寿线,又叫“百索”、“冰少”、“彩线”,名称不一。端午节,五色丝绸扎成绳,或挂在门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绑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挂在床帘、摇篮等处,俗称避祸、保健康、延年益寿。
4.挂鸡蛋和粽子一样,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物,有健身的作用,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端午节的早上,孩子们还没起床,大人就会把鸡蛋送到嘴边。白天,孩子们还会在胸前的网兜里挂一个鸡蛋或鸭蛋,祈求一年好运平安。民间传说,吃鸡蛋生心脏。因为鸡蛋的形状像一颗心,所以一般认为吃鸡蛋可以保持精神不亏损。同时,鸡蛋也很有营养,可以强身健体,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以上是我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你还知道什么,我的朋友?在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