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用什么药好?
小儿手足口病的西医治疗
1
. 阿昔洛韦
2
更昔洛韦
三
干扰素
四
病毒唑
五
思密达
2
中药方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该病属于中医“湿热”和“疫”的范畴。该病为湿热流行所致,多为内湿热、外邪,停留于肺、脾、心。外感邪气从口鼻入,侵及肺脾经,肺主皮毛,故早期常见发热、流涕、咳嗽等肺部健康症状;脾主四肢,口开窍。手、脚和嘴受到邪恶的影响,导致嘴和舌头上的水泡、疱疹和溃疡。目前中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三种基本方法:辨证、辨病分期、专方加减。既能达到标准,又能达到成本,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中国传统疗法
常见型(心脾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腔疱疹,其中口腔和舌头疱疹发红,疼痛剧烈。孩子流口水多,食欲不振,吃不下,便秘,舌红,苔黄腻。
中医:清热解毒祛湿
处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药: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两次服用。
普通型(湿热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唇有疱疹,口唇、舌疱疹颜色暗红,轻度疼痛,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略粘,舌红,苔白腻或微黄腻。
中医:辛苦,清热,祛湿,解毒。
处方:甘草泻心汤
药:生甘草10g,半夏6g,黄芩6g,黄连2g,干姜3g,柴胡10g,藿香6g,汤剂50ml,分两次服用。
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不安、嗜睡、易怒、易休克,或四肢痿软麻痹、舌红、苔白或黄腻。
中医:清热利湿,平肝熄风。
处方:尹峰汤
药物:大黄3克,石膏20克,芒硝10克,滑石(炒)10克,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应时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
剧烈加减方案:热势强,加羚羊角粉;对于严重的肢体阵挛,加薏苡仁、地龙、木瓜;便秘减赤石脂,腹泻减大黄,减石膏用量,加升麻和葛根;肢体瘫痪者,加鲜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湿热辨证方);后期退热减石药,益气养阴,清热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