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拔罐后用针刺祛瘀是一种治疗方法吗?

中医竹罐放血疗法简介

相传中医竹罐放血疗法是神医华佗发明的。千百年来一直是民间秘传的治病绝技,属于放血疗法。

使用泻血疗法时,先将竹锅放入药锅内煮沸,然后将患部皮肤稍切,趁热将竹锅从药锅中取出,在患部上拔出。竹壶内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产生强大的负压,通过竹壶的药、热、吸,使患处的瘀血顺利排出,使气血畅通,消除疼痛。

“消邪是最快的放血方法”,因为能直接把瘀血拉出来,所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竹罐放血疗法中使用的拔罐方子,从未在国外流传过。拔罐使用的工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拔罐前,需要切开皮肤。切割皮肤的工具最初是锋利的燧石片,但后世使用的是小刀片。目前韩国生产放血笔,在韩国用于暖心放血疗法。但使用后发现,这种放血笔并不实用,不仅放血非常困难,而且由于笔尖无法更换,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我们把原来的针头换成一次性笔尖的大注射针头,这样每刺一次都在皮肤上留下0.7毫米左右的伤口,小如小刀尖,出血变得非常容易,不会导致感染。

血液一旦离开身体,就会因冷却而凝固,所以蚊子和水蛭会向人体内吐一些抗凝血的唾液,然后才能喝够。

正是根据水蛭和蚊子吸血的原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中医竹罐放血疗法:

1.拔罐前喷洒在皮肤上的药酒具有杀菌、活血的作用,防止渗血在刺破皮肤后凝结堵塞针眼。另外,喷出的药液粘稠,具有封闭竹罐口的作用;

二、煎竹罐用的中药具有祛风活血的作用,可以延缓拔罐时瘀血的凝固速度,使瘀血顺利排出体外;

第三,竹壶是热的,热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第四,竹罐的吸力随着降温逐渐增大,防止吸力增大过快,毛细血管充血过快,影响瘀血的吸力。

目前广泛使用真空罐和普通玻璃罐引流血液。真空罐操作简单,但价格昂贵,消毒困难。适合一个人使用,一般家庭使用。玻璃罐口大,只适合背部、腹部等肌肉丰富的部位,操作繁琐,所以广泛用于保健。因为每次抽出空气后,阀门回吸时空气不可避免地会漏进来,不能形成较大的负压,特别是在小型真空罐中。大口径的真空罐和玻璃罐吸力大,但正是因为口径大,皮肤被吸入罐内,产生疼痛。

中药竹罐一般用小口径竹罐,竹罐内的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强大的吸力。因为口径小,基本不疼。

中药竹壶在使用时放入中药中煮沸,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竹制的罐子非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