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我们该如何防范?
连日来的强降雨已遍布中国多个省份,部分省份受灾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极端气候下,如何预防疾病,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首先,要注意温差。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与健康教育所提示,暴雨天气与之前的湿热天气相比,将会出现较大的温差。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添加衣物,防止身体的抗病能力受到气温相对较低的影响。注意保温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暴雨的影响使得地面的各种污泥和杂物汇集在一起,水质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熟食和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不能再吃,蔬菜和水果也要彻底清洗或去皮后再吃。特别注意不要喝生水,尤其是农村边缘地带的露天坑。吃饭前洗手。第三,注意行走安全。暴雨可能会损坏一些建筑设施,也可能会吹倒一些供电设施。所以,没有特殊需要,不要在大雨中走来走去。如果无法避免,行走时注意周围是否有破损的电线杆,防止线路破损和大雨浸泡导致漏电触电。在山区和农田行走,最好穿长靴。雨季健康管理方法每年按时来。湿热的雨季是细菌生长的最佳环境。这样的环境大大增加了人的不适指数,不仅容易产生忧郁的情绪,还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但是,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健康地度过雨季。健康度过暴雨季节的方法。使用冷暖空气加热器。为了使加湿效果更好,请使用空调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这个时候别忘了关好门窗。在雨季,这是空调的任务。当感觉潮湿时,暖气开始运转,风扇打开让外面的湿气进来。在这种情况下,恰恰相反,打开窗户。具有加湿功能的冷暖空气加热器在雨季非常有用。谨防食物中毒雨季是食物中毒细菌生长的最佳季节。食物放置6小时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所以我们应该比其他时间更注意食物的储存。任何情况下都要吃熟食。烧水或者喝纯净水,遥控不喝冰水。相比其他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养成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洗手习惯。从外面回来后,上完厕所后,做饭前或吃饭前,别忘了洗手。洗碗布煮好后要擦干,勺子、筷子、菜板、餐具每次都要消毒,卫生间或厨房要用干净的洗碗布擦拭。注意管理好自己的皮肤,雨季会变得更加敏感。最大的问题是皮肤病。管理方法是勤打扫,保持良好通风。根据症状,在皮肤科接受真菌皮肤治疗更容易治愈。此外,雨季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关节炎随着雨季如期而至。潮湿的风会导致严重的关节炎。洗热水澡泡关节,做简单的关节运动。由于空气潮湿,哮喘患者的症状会更严重。在房间里放一个空气过滤器,消除空气中的灰尘和螨虫。改善心情的建议在比平时更压抑的雨季,1:保持地方最舒适最干净-& gt;情绪上升,直到健康。2.保持室内照明明亮-& gt;给人一种非常清爽的感觉,平复急躁的情绪。3.在更舒适的百货商店购物-& gt;相反,到了雨季,人会少一些,会觉得凉快一些。4.坐火车旅行-& gt;雨季的一天旅行,远离人群,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下雨时享受美酒和音乐-& gt;在雨中听着音乐,愉快地喝着一杯酒,是一种享受。6:泡菜饼、煎饼-& gt;下雨的时候煎饼会变得更好吃。在雨中愉快地吃饭是最好的享受。暴雨的形成条件暴雨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总的来说,从宏观物理条件来看,充足持续的水汽、强劲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结构的不稳定是形成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以产生暴雨。造成我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气旋、切变线、涡旋、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此外,热雷暴还会在部分干旱和半旱地区造成短时、小范围的暴雨。在中国,暴雨的水汽向南来自南海或孟加拉湾,向东来自东海或黄海。有时,在一场暴雨中,水汽来自东、南两个方向,或者前期以偏南为主,后期偏东。“东南风,雨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是降水规律的客观反映。此外,地形对暴雨的形成和降雨量也有影响。比如由于山脉的存在,气流被迫在迎风坡上升,使垂直运动增加,暴雨增大。在山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雨量大大减少。一些背风坡的降雨量只有迎风坡的1/10。旅游时遇到雷雨怎么办?万一下雨,立即穿上雨具。因为小雨就不要穿了。淋湿了再穿就来不及了。一定要把雨具放在方便的地方,比如背包的侧兜、顶兜或者主兜顶部。无论背包厂商对产品的防水性如何吹嘘,在背包外面套一个防水套都是必要的。背包里的衣服和睡袋要用防水袋或塑料袋包裹,可以用硬壳保鲜盒装易碎防潮的食物、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地图一定要防止被雨水淋湿,要放在方便的地方,比如雨衣口袋或者背包顶兜。雷雨天气被闪电击中的可能性很小,但遇到突发事件和雷电时还是小心为好。在雷雨中,以下几点至关重要:不要躲避巨石、悬崖、山洞口下的雷雨。电流经过这些地方会产生电弧,会伤到避雨的人。如果洞穴很深,你可以试着躲在里面。雷雨天气不要骑车、骑马,更不要放风筝。在雨中放风筝会撞到你。不要躲在荒野中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建筑群是防雷的好地方。离开高地,不要在树下避雨。汽车是躲避雷电的理想场所。即使闪电击中汽车,也很少伤人。如果你正在游泳或在小船上,你应该立即上岸。即使在大船上,也要躲在甲板下,不要碰任何金属物品。当城市居民遭遇暴雨1。地势低洼的居民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围挡”的措施,如修建围墙、在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水泵等。2.不要往下水道里扔垃圾、杂物等东西,以免堵塞,造成暴雨积水。3.电源插座、开关等。在底层的居民家庭应转移到离地面1m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的水溢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人掉入坑中或洞中。5.河道是城市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允许随意倾倒垃圾和废弃物,防止淤积。开车遇到暴雨怎么办?难免会遇到雷电、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在暴雨中开车,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有时还会出现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你要打开车灯,小心握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刹车(因为轮胎附着系数低,刹车距离会更长,非常容易发生事故)。遇到暴雨,不要冒险开车,要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不要涉过不熟悉的路况。不要急加速,这样溅起的雨水很容易被进气管吸走,造成伤害。你应该尽可能减速,开小油门谨慎前进。打雷的时候,关好门窗,待在车里。如果进水后不小心熄火了,千万不能再启动,否则发动机就“报销”了。您应该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商店进行救援。也可以请路人帮你把车推出水面,尽快修好。如果紧急情况下需要出车,遇大雨不得不开车,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拆下空气滤清器或抬高进气软管,或用橡胶软管连接排气软管。让汽车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水进入发动机的可能性。在不知道水深的情况下,不要让车轻易涉水。开车时,尽量避开对方车行驶时的水波。如有必要,停车让对方车先行。使用低档、少油、缓慢匀速行驶,避免水进入排气管。暴雨预警信号是指什么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蓝色: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暴雨防范准备;2.学校、幼儿园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儿童安全;3司机要注意路面积水和交通堵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的排水系统,做好排水准备。黄色: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施交通疏导;3.切断低洼地区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露天场所室外作业,将危险区域群众和危房居民转移到安全地方避雨;检查城市、农田和鱼塘的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橙色: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室外工作;3.处于危险区域的单位应当停课或者停业,并采取特别措施保护已经到校的学生、儿童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和农田的排涝工作,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红色: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100mm以上,或者已经达到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暴雨应急救援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特殊行业除外);3 .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预防和救援工作。暴雨过后谨防传染病近日,中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数日遭受暴雨袭击。暴雨引发的洪水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导致受灾地区饮用水源的污染,洪水过后的食物会发生霉变变质,极易引发各种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汛期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痢疾、感染性腹泻、霍乱、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和伤寒。此外,呼吸道传染病也很常见,如流感、感冒、脑膜炎、麻疹等。暴雨过后如何预防传染病?一是及时清理垃圾,对粪便、垃圾、污物进行管理,在一场暴雨过后尽可能减少污染;二、保护饮用水源,避免污染。用水前用漂白粉消毒;第三,洪水过后尽量不要去游泳,减少感染的机会;第四,比平时更加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或水淹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