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汗应该怎么解决?

手汗症本身就是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造成的,治疗方法必须针对交感神经系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局部治疗。前者是指口服一些阿托品类药物,但只有短期效果,却带来了口渴、不适等全身副作用。后者主要指氯化铝溶液的应用。氯化铝溶液虽有抑制出汗的作用,但需每日涂抹,对腋下出汗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治疗手掌、脚底出汗效果较差。

近年来,这些费力不讨好的方法逐渐被手术治疗所取代。传统的外科治疗包括交感神经切除术伴背部手术和皮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前者是在上背部做一个10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切掉两侧一根肋骨,切断两侧第二胸交感神经——听起来有点吓人。的确,这种方法创伤很大,疤痕也很大,术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目前大多不使用。

后者用电极烧灼破坏胸交感神经节。虽然术后无明显疤痕,但由于复发率高,并未被广泛接受为主流手术。目前只有少数情有独钟的医生还在用这种方法,成功率很好。

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方法是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该方法在双侧腋窝做一个约2cm的切口,在胸腔镜的精确引导下,利用电视监视系统,准确、快速地切断引起手汗症的胸交感神经。手术效果立竿见影,而且切口小,部位隐蔽,不易复发。但任何手术都有不同的风险和一定比例的并发症。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胸腔出血引起的血胸或肺隔膜、肺泡破裂引起的气胸,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到1%。

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大,对医生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专家认为,只要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医生进行手术,风险基本可以规避,不必过于担心。不过,医生也告诫患者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偏方和针灸方法,它们并不能真正治愈手汗症。至于在某些报纸上刊登的一个治愈出汗和狐臭的广告,那绝对是一个利用人性弱点的骗局。

应该及早治疗。

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研究显示手汗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而且手汗症往往会持续存在,因此早期治疗可以尽早摆脱困扰。

治疗手汗症的最佳时期是青春期,此时症状最为明显。手汗症的症状可以在手术后立即缓解,手术成功率也较高。40岁以后往往因为胸膜粘连或肺部病变等疾病而难以手术,失败率增加。不是越早越好,身体还不成熟的孩子不适合手术治疗。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没有停止,升学压力也不大,出汗的手应该不会给生活带来困扰。

我是一名学生,因为身体一直不好,特别是手心总是出汗。和人握手的时候,总是要提前紧张地擦手,真的很烦。家庭医生说这和紧张有关。有没有中医的报告?

答:信中说属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西医说法合理。我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没有什么经验。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中国中医杂志今年第214期刊登了寇医生的报告,里面也介绍了一个学生的情况。报告称:患者,男19岁,学生。他患手汗已经三年多了。上大学的时候在当地医院治疗,吃了100多种中药,都无效。看书写字要戴橡胶手套,不然会把书汗流浃背,从来不敢和同学握手,也不敢拉手腕,很痛苦。检查发现:手多汗,无明显不适,舌苔薄白,脉缓。病人的手脏没有错,所以还是营和卫的不和谐。桂枝汤原方黄芪、党参各12克。复诊:患者心情愉快,手汗已止,与同学摔跤时不出汗。服用以上6剂后,疗效巩固,一年无复发。

上面说的桂枝汤是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桂枝具有放松肌肉和营养的作用;白芍有滋阴益血、敛阴发汗的作用。两药配伍相得益彰,加生姜温胃、桂枝升阳,大枣、炙甘草补气,助白芍调和滋养。这五种药物的组合相辅相成。

特别是方中加黄芪、党参止汗固表也是合理的。也有学者用此方加龙骨、牡蛎,各一两,也有敛阴止汗之效。先介绍这些给你的医生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知道网友)另外,剥了手吃点维生素B12(适当过量)以后你就很难脱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血管外科医生阿恩(Arne)最近表示,手汗不是由紧张引起的,而是由父母遗传的。

阿恩博士表示,这种症状一直被认为与压力有关,并未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证明,手汗是一种可以代代相传、可以治愈的生理功能障碍。据新华社报道。com,医学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49名多汗症患者的详细家庭病历,发现65%的患者家庭存在这种生理功能障碍。

多汗症患者的孩子也有28%的几率患此病。然而,阿恩指出,他们已经成功开发了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多汗症的方法。

出汗量首先与个体差异有关:众所周知,汗液来源于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百万汗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汗腺,广泛分布于全身皮肤下,平均每平方厘米约300个,遍布全身约230万个。当运动或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主要依靠这个汗腺排汗,生理学家称之为暖汗。另一种是大汗腺,分布在腋窝、乳头、外阴的皮肤下。当人受到惊吓、兴奋或羞辱时,主要是这个腺体在出汗,生理学家称之为神经性出汗。生理学研究发现,小腺体和大腺体的数量不仅存在性别差异,还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人出汗多,有的人出汗少。此外,个体差异还体现在体液的多少上。有的人运动时体液多,出汗多;有的人运动时体液少,出汗少。体液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为脂肪组织中的水分较少,所以胖人的体液比瘦人少。胖人虽然运动时出汗多,但对水分流失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也就是说,如果运动时间不长,胖子会因为水盐代谢紊乱而过早疲劳。运动前是否喝水对体液也有影响。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也会因体液增加而增加出汗。

汗腺分泌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一般规律是运动强度越大,排汗越多。因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肌肉活动更加剧烈,产生的热量也更多。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人体必须增加排汗量来散发多余的热量。所以运动强度越大,排汗必然越多。

夏天最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除了一日三餐,还应从蔬菜、水果和饮食中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和维生素D。钙流失较多的人,也要补充优质的钙制剂。另外,为了预防中暑,推荐以下防暑降温产品。

冷饮西瓜汁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加入凉开水500毫升,糖适量,盐少许,放入冰箱稍凉后饮用,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西瓜崔屹喝西瓜(叫西瓜崔屹)新鲜皮20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冷却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白糖代替茶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的作用。

酸梅汤含乌梅50g,桂花5g。将乌梅浸泡半小时,加入1000 ~ 1500ml水,煎煮15min,加入桂花,煮沸1 ~ 3min,过滤取汁,加入少许糖和盐,待茶凉后备用,可清热解暑,增进食欲。

绿豆汤:绿豆100g,大米20g(加入少量大米可以去除绿豆的苦味),水3000ml。将绿豆、大米和水放入高压锅中,煮20分钟。凉了再喝,有消暑解渴的作用。用100克绿豆和200克大米煮绿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的功效。

双花茶金银花10g,绿茶3 ~ 5g,以开水代茶浸泡,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营养不良。

薄荷凉茶鲜薄荷叶10g,绿茶3 ~ 5g,开水浸泡,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具有清凉解渴、祛风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夏季外感风热者。荷叶凉茶鲜荷叶20克,开水浸泡,加少许冰糖,凉后饮用,有消暑解渴、降脂减肥的功效,适合肥胖人群夏季饮用。

此外,日常饮食中多吃西瓜、黄瓜、番茄、桃、杏等蔬菜水果也可以预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