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中国为什么要入世?为什么入世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加入世贸组织对人民有什么积极作用?

加入WTO对植物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有望在今年内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享受关税减让和贸易最惠国待遇,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有利于增加农产品出口,开拓国内市场。然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农产品的涌入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国内市场。我们需要认真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以应对这一挑战。植物保护是整个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植物保护的影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出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要求更加严格,这将影响病虫草害的防控策略和农药的使用。

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加国内农产品的出口。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的国内市场,抵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进口国经常使用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加入WTO后,关税壁垒被取消,技术壁垒成为限制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GATT第20条规定了对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人体健康,乌拉圭协议中的一些条款也对农产品检疫提出了许多限制措施。因此,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农产品中是否存在危险性害虫和杂草是两个重要的技术壁垒。

联合国粮食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一些国家制定了各种农药在不同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世界组织制定了每人每天有毒化合物的最大允许摄入量(ADI值),可以用来衡量农产品中农药是否超标。例如,久效磷的MRL值在棉籽油中为0.05PPm(即一吨棉籽油中不能超过0.05 g),在棉籽油中为0.1 g。久效磷的ADI值为0.03g和50kg。谷物1605的MRL值为每吨0.3g,ADI值为0.00025g/50km2。由于我国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仍被广泛使用,有的甚至是自产品种。此外,病虫草害的防治依靠化学防治,农药使用过多、过量,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严重。由于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各国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布了349项茶叶允许农药残留标准,新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氰戊菊酯残留量降低了100倍,口岸规定随机抽样检验。凡超标茶叶一律不准进口,土壤封存、销毁或退运。欧盟新标准实施后,很多国产茶叶都会超标。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残留超标的茶叶将被撤出欧美市场和整个出口市场,对生产造成致命打击。因此,国家农药评审委员会提出禁止甲硝唑在茶叶中的使用,由农业部批准并通知各茶叶产区实施。我国部分单位仍在蔬菜、水果、中药材上使用1605、甲基1605、甲胺磷、久效磷、磷虾等高毒农药。此外,我国部分农药未按《农药合理使用指南》执行,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出口。我国将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2000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药残留检测设施。农业部门正在起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和严重农药残留问题的处罚办法,使今后的检测经常化、制度化。

中国加入WTO后,为了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病虫草害的防治策略和农药的使用需要逐步调整。要加强综合防治的推广,充分利用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利用农业栽培措施遏制病虫草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控次数和农药用量。合理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和生物源农药在农药的使用上,逐步减少高毒农药的用量,按照《农药合理使用指南》规定的要求(如目标作物、次数、剂量、方法、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植物检验作为进出口贸易的技术壁垒,将在世界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禁止带有危险性传播疾病、虫害和杂草的农产品传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植物检疫分为外部检验和内部检验。外检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内检由省、市、县植保植检站负责。

植物检疫最初的作用是保护农业生产。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加快,植物检疫不仅具有超导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还具有开拓国际市场、保护国内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甚至具有政治意义。为了疯牛病牛肉,英国和法国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是争夺市场的典型例子。日本在检疫方面提出各种理由,禁止中国的水进入日本市场。多年来,中国禁止外国水果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许多国家的水果上都有地中海果蝇,同时禁止旅客携带水果入境,以保护国内市场。改革开放后,水果有进口,但只能从没有地中海实蝇危害的水果产地进口,数量少,关税高。植物检疫的政治作用也可以在一些大的例子中找到:烟草霜霉病的适宜区域,禁止从疫区进口烟叶。上世纪60年代,出于政治需要,从阿尔巴尼亚疫区进口烟叶,只放入天津加工。加工过的香烟只在非烟草生产区的大城市出售。近年来,某拉美国家在香蕉检疫措施的配合下,从支持丹麦针对中国的人权提案变成了弃权。

美国有65,438+00个小麦产区有矮黑穗病。在中美谈判期间,美国要求向中国出口矮黑穗病疫区生产的小麦。美国的论点是,疾病是无害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双重标准。一方面要求中国进口矮腥黑穗病小麦;另一方面,不允许带有矮黑穗病的墨西哥小麦进入美国。

1992年,我国农业部门在国外收集到1200种病虫害。依据危害损失大、国内无或少分布、传入后在国内人为传播、存活和扩散、防控难度大等标准,宣布稻纵卷叶螟、米象、美国白蛾等84种病虫害为外来检疫对象。同样,许多国家也宣布了自己的检疫目标。在我国,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柑橘黄龙病、美洲斑潜蝇、野燕麦、大豆菟丝子、哈密瓜等被一些国家列为检疫对象,限制从这些病虫害疫区进口农产品。

中国加入WTO后,植物检疫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在向国外引种时,要防止危险性传播疾病和冬虫夏草从国外传入,对进口的种植材料进行隔离种植;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如选择抗虫品种、轮作和化学防治等,减少现有检疫对象的疫区,直至消灭。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加速国内农药品种的结构调整,有利于病虫草害防治水平的提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农药工业不会被淘汰。主要原因是中国农药工业已有50年的历史,在科研、加工、生产方面已有工业体系,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在发展中中国国家中是数一数二的。其次,国外农药进口关税已经很低了,现在4%左右,入世后降低关税的空间不大;第三,国外大公司开发一个产品需要上亿美元,从几万种化合物中挑选需要十年八年,导致开发成本高,销售价格高;同时,国外新农药一般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大公司可以垄断价格,所以价格比较高,农民买不起。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国产农药仍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我国农药企业小、散、弱。中国农药行业产值只有国外一家大公司的1/2,而中国有2000家农药企业。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销售价格低,利润低,自身无法积累和发展,容易受到国外大公司的竞争。加入WTO后,小企业应在竞争中关、停、并、转,以保证农药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极不合理。我国农药产品结构存在三个不合理之处:一是农药比例过低,国际上占46%,我国只有11%;二是有机磷农药产量过高,占农药总量的70%,拟除虫菊酯、蜕皮激素等农药产量过低。第三个不合理之处是高毒甲基1605、1605、久效磷、甲胺磷、磷胺的产量占有机磷农药的70%。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许多国家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越来越严格,中国农药产品结构将有很大调整。总的趋势是增加除草剂品种,提高产量,大幅度降低农药比例,逐步淘汰高毒品种。目前,农药领域有两个革命性的变化值得关注。一个是抗虫转基因作物和Bt转基因农药的出现,一个是抗虫转基因作物和Bt转基因农药的出现和普及,可能导致未来农药完全失去市场。第二,抗除草剂作物的出现,主要是抗草甘膦作物(水稻、大豆、油菜、棉花),可能会导致未来除草剂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内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大量出现,将使病虫草害的防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