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熬制讲究的是温度,提取时间的长短,温度,哪些因素影响。

中药的熬制讲究的是温度,提取时间的长短,以及温度的影响。可以介绍一下中药传统烹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大问题。

吸入

清代名医徐灵台说:“煎药之法最宜,药之效依此……”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浸泡是中药煎煮前的重要环节。如果立即煎服或直接用热水煎服,饮片细胞被破坏,细胞壁半透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水不易渗透。同时,某些药材组织中含有的蛋白质会因受热而凝固,淀粉糊化会堵塞药材表面的毛细通道,使有效成分更难渗出。所以煎药前一定要将饮片浸泡,因为中药饮片大多是干的。通过加水使其恢复自然状态,尤其是植物药材,其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一般饮片浸泡20 ~ 30分钟,种子、果实浸泡约1小时。矿物质、动物、甲壳类需要浸泡更长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时间越长越好,以免引起药物的酶解。夏天室温高的时候,浸泡太久也会导致发霉变质。

煎药的工具

砂锅还是最好的,其次是搪瓷锅,不锈钢锅,玻璃锅。千万不要用铁锅或铜锅,因为中药饮片中的一些复杂成分,如酸类、鞣质、苷类、生物碱类等,可以与锅上的金属形成新的化合物,与治疗目的无关,甚至会产生有害后果。

煎煮时间

煎药时间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治疗疾病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煎煮药物是在煮沸后30分钟,第二次煎煮是在煮沸后20分钟左右,第三次煎煮是在煮沸后10分钟左右。

如果是解表药,只需一煎两煎,每煎缩短十分钟,因为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性物质,久煎会使成分流失,而滋补性质的中药需要增加煎煮时间。因为成分浸出时间越长越好。需要1小时,40到50分钟,20到半小时。

然后还有一些特殊的煎药方法,比如先煎后炸,煎,代水煎,融化,单煎,不煎单服。药剂师把药付给你的时候,会给你讲解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你一定要严格遵守。

煎煮水

自来水,矿泉水,泉水目前都可以用,水质干净。一般第一次煎的水量控制在3 ~ 5cm,第二次煎的水量在3 cm左右,第三次煎的水量在2 cm左右。

煎煮温度

中药的沸腾温度叫火,既有大火的意思,也有文火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火和小火。中药要求用武火煮沸,改为文火煎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火煮沸,小火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