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皮肤起疙瘩,是怎么回事,用什么药?

可能是毛囊角质化。毛囊角化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问题。是角化代谢异常的显性遗传,有50%的几率遗传给下一代。症状通常从青春期开始明显,到了30、40岁会越来越不明显,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其发生率高达40% ~ 50%,主要发生在上臂外侧和大腿延长侧。严重时甚至在手肘外侧和小腿延长侧,看起来像是角质堆积在毛囊开口处,严重时周围会出现红肿或肿胀,让人误以为手臂或大腿长了很多痘痘和炎性痘痘,但如果勉强挤压,就会造成红斑。

如果毛孔一点点变红,摸起来甚至会有一种凹凸感,这就是毛囊角化症。更严重的话,毛孔颜色会更深,暗红或者棕色,颗粒会更粗,看起来像鸡皮疙瘩。其最常见的部位在上臂、大腿和颈部的外侧,有的人甚至出现整个背部和脸颊毛囊角化的症状。

毛囊角化症是一种先天基因导致的体质。这种体质的人,毛囊周围的角质会增厚,导致毛囊口被过厚的角质堵塞,产生小疙瘩。一些特应性皮炎和鱼鳞病患者通常患有毛囊角化病。

一般来说,毛囊角质化除了外观不好看之外,并不是太不方便。但是,我最怕病人用手挠。当患者抓挠时,毛孔周围的组织会变得水肿。这样一来,毛孔开口就会变小,更容易堵塞,从而导致痘痘和毛囊炎。如果抓挠,也会形成疤痕和色素沉着。到时候治疗或者改善会更加困难和麻烦。

因为毛囊角化是与角质有关的疾病,一般治疗首选去角质软膏,如A酸、果酸、水杨酸、尿素等。

a酸作用深,可直接作用于细胞核,去除异常角化。长期使用会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和尿素一样,有保水的作用,对去角质也有一定的作用。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外用药。

3.5%水杨酸有相当好的疗效。水杨酸本身是脂溶性的,刚好可以顺着毛囊开口和皮肤油脂到达角质化部位,从而溶解角质,改善症状。

但是角质的形成是有一定周期的,一般是一个月。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先天基因无法改变,所以再生的角蛋白还是会有毛囊角化的现象。通常一个月后,逐渐恢复原貌。这是患者在治疗前必须知道的。

提示洗澡后皮肤含水量高,角质变软。这个时候涂药膏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皮肤感觉太刺激,建议30分钟后再擦药。除了擦药,还可以自己做一些保湿动作。比如涂一些有保湿功能的护肤品,对减少皮肤干燥是有帮助的。

患者可以使用去角质沐浴产品,如磨砂膏、去角质刷、丝瓜络布等。适度去角质对这种病有帮助,但过度去角质会造成皮肤损伤。过度摩擦不仅会伤害皮肤,还会使角质层变厚。所以一个月去角质一到两次就够了。

每天适量补充维生素A也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