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例咳嗽谈中医治疗咳嗽的体会
我详细了解到,舌苔暗红发黄。
调理方向:主要途径是利咽、止咳、祛痰治疗咳嗽。
当事人:(为了不违规,一般计划,还是去微信官方账号杨建军考察),一个周期的量。
用了之后被告知咳嗽没了,大便正常,其他症状也没了。
这个病例的主要症状是咳嗽。以我的经验,大部分急性咳嗽患者都有咳嗽史,是因为喉咙痒、喉咙痛而就医。因为咳嗽是主要症状,所以患者和医生都是用咳嗽来进行诊疗的。
中医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咳痰,或发热、头痛、恶风或恶寒。内伤引起的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一般无外感症状,但常伴有内脏功能失调的症状。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咳嗽涉及肺部疾病,由肺气不清、苏宣失和上逆引起。比如《苏文宣明五气论》说:“五气为病...肺是咳嗽。”
《景岳全书·咳嗽》说:“咳嗽证虽多,不外乎肺病。”《医学三字经》也说:“肺为脏腑之冠。叫的时候是空的,吸的时候是满的。它只接收自然的义,无法从外部获得礼貌。如果是客气的,会呛咳;我只能承受脏腑的清气,不能承受脏腑的病气。如果病气燥,我就呛咳。”
咳嗽不一定是肺引起的,心、肝、脾、肾的疾病也可能与咳嗽有关。比如《苏文科伦篇》说,“五脏都使人咳嗽,不只是肺。”因此,咳嗽一证极为复杂,包括风寒袭肺、风热袭肺、风燥袭肺、痰湿袭肺、痰热郁肺、肝火袭肺、肺气虚肺阴虚等,很难掌握。
但我发现在我治疗的患者中,咽喉不适,或痒或痛是外感咳嗽的主要原因,痒引起咳嗽,所以我一定要问患者有没有喉咙痒或痛,是因为痒还是痛引起的咳嗽。
如果证实了这一点,就要同时解除咽喉肿痛和咳嗽,并针对其他证候,比如祛风散寒、清热化痰、消食化积,或者补虚等等。喉咙是吃饭、呼吸和发声的器官。如《灵枢·无言之哀》云:“咽喉,水谷之道,咽喉,齐上下之故……”《疮疡大全》说:“喉即肺,是对天气的反应。”《巴黎玉钥》也说:喉空,主呼吸出入,亦为肺气之道。所以,咽喉的病变其实还是肺系疾病,其治疗不能脱离肺系,但解除咽痛在治疗喉梗阻、咳嗽中的重要性一定不能忽视。
上述案例只是我治疗过的众多案例中的一例。属于外感风热,导致咽喉不利,肺清失,气逆于上,痰湿蕴结,导致咳嗽。患者因不利咽喉而咳嗽,故对咽喉有益。因为咽喉不适,出现局部充血,属于血热血瘀。应清热、凉血、活血,治肺气上亢引起的咳嗽。因为痰湿,所以要化痰祛湿。因为患者有肠胃不适,所以要照顾胃气,因为患者有腹泻,所以也要涩肠,防止腹泻。当然,甘草有调节药味、止咳的作用。药治好了,一个周期就好了。我治疗的急性咳嗽病例,多一个周期就能治好。
药方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需要精准辨证才能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