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的功效与作用。

鱼藤

(福建民间草药)

毒鱼藤(李生药学),娄藤(华南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鱼藤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学鱼藤

攀缘灌木,全秃了。奇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柄长7 ~ 15厘米;通常有5个小叶,中间有3或7个小叶,短柄,近革质,卵圆形到长圆形,长4-8厘米,顶端渐细钝,基部* * *圆。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于老枝,常不分枝,长5 ~ 10厘米;花梗聚生,稍长于花萼;萼钟形,长约2毫米,近秃,具不明显的钝齿;花冠蝴蝶,粉红色,长约10mm;旗瓣近肾形,顶部圆形,有时略缺,翼瓣顶部圆形,龙骨瓣半圆形,翼瓣、龙骨瓣基部有尖耳;雄蕊10;子房无梗,花柱线形,内折。荚果扁薄,斜卵圆形或长方形,长2.5 ~ 4厘米,宽2 ~ 2.5厘米,仅缝有窄翅;种子1,近肾形。八月开花。结果期为9月。

生于森林或在山野种植。分布在中国东南部。

收夏收。

化学成分鱼藤的根和根茎含有鱼藤酮、鱼藤酮、灰叶素、等色叶素等。

药理作用这类植物的根部含有鱼藤酮及其衍生物,俗称鱼藤酮。鱼藤酮对昆虫和鱼类毒性很大,但对哺乳动物毒性很轻。犬静脉注射致死剂量为0.5 mg/kg,但口服需要增加600倍。一般口服0.2 g/kg不会导致死亡。鱼藤酮的口服毒性似乎大于其中所含的鱼藤酮。经常接触其粉尘会导致肝损伤(脂肪变性)。鱼藤酮中毒可引起呕吐、呼吸抑制、惊厥,最后导致呼吸麻痹和死亡。毛鱼藤中鱼藤酮的含量最高(根含量为12%),其他种类鱼藤含量较低。台湾鱼藤的根中也含有鱼藤酮,鱼藤酮可用于捕鱼,作为农作物的杀虫剂,也可用于毒杀蚊子幼虫。

福建民间草药:味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肿痛、癣。

(1)李成佐的生药学:“作疥疮药。”

(2)福建民间草药:“杀虫解毒。治脚气。”

③《广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杀虫》。用于治疗外伤肿痛(皮未破),用粉酒炒患处。”

外用用法用量:适量,研磨,调和或煎服,洗净。

不应该口服。

提醒:德瑞斯来自互联网。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