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蚕蛾药效高吗?
蚕蛾科;蚕蛾
鳞翅目蚕蛾科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和东亚。中国已知超过10种。成人中等。强壮的身体。没有喙,没有食物。雌性和雄性触角都是梳状的。全是羊毛。幼虫体光滑,第八腹节背部有短角状突起。化蛹前,幼虫吐丝结茧。蚕是世界上的丝蚕,起源于中国,流传于世界各地。从野生到家养的驯养,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各地都有养殖,分化出许多品种,有白的,也有黄的丝色。主人是桑葚。
鳞翅目(蚕蛾科):一种蚕属昆虫,因其蚕丝而被驯化。养蚕业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的蚕被传入世界各地并被驯化。成蛾翅展40?6?550 mm(约2英寸),厚而多毛,寿命只有2?6?53天,没有食物,也很少飞行。下蛋300左右?6?5500片。幼虫(蚕)白色,无毛,有特征性的尾刺;主要以桑叶为食,有时吃桑橙或莴苣的叶子;经过45天的生长,最大长度可达75毫米(约3英寸)。幼虫成熟后吐出一条长约915米(1000码)的连续丝,形成茧,并在其中化蛹。为了利用它的丝,人们用热空气或蒸汽杀死它的蛹,保持它的丝的完整性。
蚕蛾,别名原蚕蛾、晚蚕蛾,与食疗同属昆虫。蚕蛾食用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它就被皇室视为珍贵的滋补品。蚕蛾作为一种中药,在《名医别录》中最早有记载,称为“原蚕”。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雄蚕蛾益气,固阴道,交接不倦,亦止精子。壮阳、止射精、血尿、温开水和内脏、治暴、金疮、冻疮、疔疮和疤痕。蚕蛾性乱,出茧时刚枯萎,故用于滋阴益精。[2]《本草纲目》中,雄蛾被称为“昆虫的国宝。”《中医大辞典》记载:“原蚕蛾【主治】滋补肝肾,壮阳敛精。治疗阳痿、白浊、血尿、外伤、溃疡、烫伤[3]。
蚕蛾的主要营养成分
蚕蛾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据测定,脱脂蚕蛾的蛋白质含量为69.9%,为全蛋白。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细胞色素C、维生素B12和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6%,必需脂肪酸占43%。是集食疗、养生、保健、滋补为一体的药食同源佳品。
雄蚕蛾体(g/100g)含水分63.2%,蛋白质13.9%,脂肪17.0%,碳水化合物1.56%,灰分4.34%。其中蚕蛾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mg/100g)达到14400,不仅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而且比例适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组织/FAO)推荐的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模型[5]。蚕蛾(100g可食部分)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钾125mg、钠2.65mg、镁9.90mg、铁0.44mg、锰0.02mg、锌0.03mg、铜0.03mg、磷425mg、硒700mg。硒的含量可在食物成分表中查到。
蚕蛾体内含有丰富的生物物质,主要有雄激素、蜕皮激素、雌二醇、保幼激素、脑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环核苷酸、细胞色素c等,其中雄激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有显著作用;蜕皮激素在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和产生新的生命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作用;雌二醇临床上用于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激素缺乏引起的各种症状,主要是卵巢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闭经、更年期综合征、前列腺癌。保幼激素具有增加免疫动脉血流量、控制特定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防止衰老的神奇功效;脑激素对中老年人有极好的保健作用,能促进细胞生长,延缓更年期的到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作用;细胞色素C是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新生儿假死、心肌梗塞、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肺炎、矽肺、肺气肿、神经麻痹、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等的良药。蚕蛾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烟酸、α-蜕皮激素和β-蜕皮激素,对调节人体机能有极好的作用。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身上覆盖着白色的鳞片,但由于翅膀小,已经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蚕蛾头部呈球形,复眼和触须凸出;胸部有一对胸足和两对翅膀;腹部没有腹足,末端体节已进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型大,爬行慢;雄蛾体型小,爬行速度快,翅膀振动快,寻找配偶。一般交配3到4小时后,雌蛾就能产下受精卵。蚕蛾(成虫)留下后代,很快就会死去。
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化蛹→蛾转化,就完成了新一代的循环。这是蚕的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