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综合征有哪些类型?怎么辨证治疗?

1.辨证要点哮喘辨证首先要分清虚实。呼吸深而长,吐气快,气息粗而响,伴有痰咳,脉强为实哮,肺为实哮的主要部位。气短难续,深呼快,气声低,咳痰少,脉弱或浮虚,病缓,时轻时重,甚至到了疲乏时,就是虚哮。虚哮的部位多在肺和肾。

2.哮喘的辨证论治主要在肺,治法是祛邪益气;虚喘治在肺肾,尤以肾为重,以滋补吸收为主。

(1)哮喘过度

①风寒袭肺

主要症状:气喘、气短、胸闷、痰稀白、头痛、恶寒,或发热、口渴无汗;苔薄白滑,脉紧。

治法:宣肺散寒。

处方:麻黄汤。药用麻黄9g,桂枝9g,杏仁10g,甘草3g。

②表寒里热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胸闷或胀痛、呼吸沉重、拍击鼻翼、咳嗽不适、痰稠黏稠,伴有有形寒、体热、烦闷、多汗或无汗、面红、咽干、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滑)。

治法:宣肺清热。

处方:麻杏石干汤加味。药用麻黄6g,杏仁10g,石膏20-30g,甘草6g。

③痰热壅肺。

主要症状:气喘、咳嗽、气胀、胸痛、痰浓而黄,或带血,伴有胸闷不安、体热、多汗、喜冷饮、面红、咽干、小便赤、大便干燥或秘;苔黄或腻,脉滑。

治法:清热化痰。

处方:桑白皮汤。药用桑白皮12g、半夏10g、紫苏10g、杏仁10g、贝母9g、黄芩10g、黄连6g、栀子9g。

④痰浊阻肺。

主要症状:喘息胸闷,偶胸痞仰卧位呼吸,咳痰黏白,咳吐不利,恶心,厌食,口黏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气。

处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10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紫苏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病情稳定后,可以服用六君子丸调理。

⑤肺气郁结

主要症状:突然气短、憋气、胸闷、胸痛、窒息或失眠、心悸;舌苔薄,脉弦。

治疗:开放性凹陷和下肺。

处方:乌梢蛇饮子加减。药用沉香6g、木香6g、槟榔10g、乌药10g、枳实10g。

(2)虚喘

①肺虚

主要症状:气短,胆怯声音低,喉中打呼噜,咳嗽无力,痰稀,自汗怕风,或咳嗽少黏痰,口干热,咽喉不利,面红;舌质淡红或红,苔脱落,脉弱或细。

治疗:补肺益气养阴。

处方:肺气虚患者,用补肺汤合玉屏风散。药用人参10克,黄芪10克,熟地黄10克,五味子9克,紫菀10克,桑白皮10克,防风6克。

肺阴虚患者用补肺汤合生脉散治疗。药用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9克,黄芪10克,熟地10克,紫菀10克。

②肾虚

主要症状:喘息时间长,动时喘息剧烈,呼吸过重,吸气少,气不继,形体消瘦,精神不振,身体浮肿,出汗肢冷,面色青紫,口唇发紫;舌淡,苔白或黑,脉细或弱。或气喘、红肿易怒、脚冷、汗如油;舌红少苔,脉细。

治疗:补肾齐纳。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沈戈散用于治疗肾阳虚。药用附子10克,肉桂5克,熟地黄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五味子9克,蛤蚧1.5克(研末),核桃仁10克,补骨脂10克。

七味毒气丸合生脉散加减治疗肾阴虚。药用五味子、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10g、麦冬12g、西洋参10g、龟板15g。

如果肾虚在下,痰浊盛于上(下虚上实),在此证的基础上,又有实又有实,痰浊局限于肺,症见气喘、咳痰、气短、胸闷;苔腻脉滑。治疗宜化痰降逆,温肾纳气。处方为紫苏姜奇汤,含药用紫苏10g,陈皮6g,半夏10g,当归10g,前胡6g,厚朴10g,肉桂6g,甘草6g,生姜6g。

3.针灸疗法选择哮喘、突发、钟山、舒菲、高俞俞、中伏等穴位。风寒袭肺者加列确、外关、风池穴、风门穴,肺热者加赤泽、曲池、大椎穴,痰湿阻肺者加丰隆、足三里、脾俞穴,肺气虚者加肝俞、太冲、行间、赵海穴,脾虚者加脾俞、中脘穴。肾虚加肾俞穴、关元穴。实证研究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次取3 ~ 5个穴位,留针15 ~ 20min,每日或隔日1次。可以酌情在胸背部烧艾灸或拔罐。

预防起居,有时劳逸结合,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淋雨和过度疲劳。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