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药理实验研究是什么时候?

一般认为药理实验研究起源于西方。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过关于中药药理研究的记载。

唐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曾指出:“铜能焊人骨。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犹有焊痕”。说明我国早在公元8世纪初,古代医家已经开始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并证实了铜之所以能促进骨折愈合,其原理是铜被吸收后“直入骨损处”,把折骨“焊”接起来,尽管这种研究方法十分简单,但已显露了应用动物进行药理实验的萌芽。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用动物进行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的实倒,是公元1116年由宋代寇宗提出来的。寇氏在他撰写的《本革衍义》一书中,记载了“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后遂飞去,今人(用治)打扑损”。

这段文字记录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药药理实验过程,同时也说明: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在西方是近二三百年的事,而我国远在800多年前就已开始用药物进行动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