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种植
栽培要点(1)只要土壤管理得当,菊花几乎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生长。菊花栽培的理想土壤应疏松、排水透气、富含有机质、肥沃、保水性强、PH值在6.2-6.7之间。在板结的土壤里很难种植菊花。优秀的土壤浇水后容易吸水,但不会很快渗漏,干燥后也不会开裂。“珍珠岩”和“蛭石”按1: 1的比例混合,透气性和排水性好,可用于移栽苗木。泥炭是养花最理想的土壤。锯末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好材料。它可以代替泥炭。珍珠岩、泥炭和壤土按1: 1: 1的比例组合是盆栽菊花的理想基质。(2)不同盆的菊花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大盆苗浪费空间,浪费肥料,浪费人力,不利于菊花的生长。在大盆中,幼苗的根大量向盆边延伸,盆中间的根减少,不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当根系已覆盖全盆,少量根系已穿透底孔时,应换盆。新盆的大小是原盆的2~2.5倍,即新盆的直径比原盆大3~9厘米。换盆时,土壤不能太湿。先去掉表土,用食指和中指托住菊花苗的茎,用手指和手掌托住土把盆倒过来,或者轻轻拍打盆边,整坨土就从盆里出来了。将菊花周围的根松开,必要时将底部和周围的长根剪掉。菊花种在盆中,四周填好准备好的肥沃新基质土,表面覆盖1~2 cm土体,浇低浓度肥料。注意不要把土粘在菊花叶子上。如果叶子上有泥,就喷水冲洗。菊花栽培时,应分2~次添加肥沃的新土,有助于中后期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盆栽菊花有很高的艺术性。6月底65438+10月至6月初165438+10月可从母株中选择健壮的芽种在6月65438+10月的盆中,3月可换盆,5月可第二次换盆。当菊花在夏季长出5-7个芽时,剪掉3个芽,留下3个稍长的又大又壮的芽,然后摘核。花芽的生长要限制日照时间,多施磷肥,使花朵大而多彩。(3)浇菊花对水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需求量大,怕积水,抗旱”。短期缺水往往会造成质量上不可挽回的损失。盆栽不能用自来水浇水,否则不仅浇水不均匀会使叶子粘上泥土,而且要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灌溉。夏天水充足,早晚各一次,中午不要。开花后,水量逐渐减少。如遇暴雨,注意排水。(4)幼苗施肥后,每天施一次稀水肥。在自撑秋芽至开花期间,需大量施肥,可每周追肥一次,逐步提高肥水浓度。选晴天施肥,施肥第二天浇一次水。要经常用清水冲洗茎叶上的泥土和污水,保持叶片清洁,防止落叶。花蕾见色时停止施肥,用0.2% B9溶液喷顶。(5)摘芯可以去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使不活跃的侧芽萌发成分枝,获得更多更壮的分枝。取芯后,在最近取芯的顶端会萌发2~5个侧芽。摘芯还可以使衰老的枝条更加年轻,避免“柳头”。当新菊花苗长到7~14 cm时,可以进行第一次采摘。最好不要用小刀、剪刀或指甲去抠心脏,因为很容易使植物感染病毒。如果要用刀和剪刀,一定要提前消毒。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夹住芽尖,稍微用力往一边拉。之后要连续施两次肥。若新芽很快有5~6朵花,则应进行第二次取芯,采摘距离土壤10~15 cm的菊花枝条。一般9月初开始发芽。根据菊花生长和造型的需要,采摘不需要的花蕾,可以使花朵开得更大更好。第一次可以留三个芽,第二次留两个芽,最后一次只能留一个芽。4.菊花的繁殖以扦插和株分为主:(1)扦插和嫩芽扦插,枝条扦插和叶芽扦插。好品种的菊花母根可以从盆里倒出来种在地上,6月5438+2月施一次浓缩肥,第二年春天母根就会长出又大又粗壮的菊花芽。一般秋冬种芽,选择饱满的芽,剥去下部的叶子。它们按照7-8厘米的株距和4-5厘米的行距种植在温室内的粗沙土中,待春季变暖后移至室外。扦插枝条在雨季4-5月取8~10 cm长枝条,插入地半,压实,浇透,保湿,遮荫。根在18~21度的温度下,两周即可生长,四周后即可入盆。要插叶芽,可以选择有叶芽的叶子。插入方法与之前相同。如果菊花品种好,可以把母根从花盆里倒出来,种在地上。如果在5438年6月+2月施一次厚肥,第二年春天母根就会长出又大又粗的菊花。(2)嫁接菊花可用黄花蒿或黄花蒿作砧木,将插条切成楔形,将砧木劈成相应的长度,插入后用柳树皮扎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