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茶的权威考证
白、程虎音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83)
目的研究太白山产王耀茶的原植物及功效,并对其资源进行调查,为王耀茶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结果太白山产王耀茶的原植物为花溪银莲花,其王耀茶的年产量约为654.38±0万kg,由此可认定该植物制茶为王耀茶原植物的正品。结论王耀茶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开发中应注意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太白山;王耀茶;品种;资源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药物学研究丰富,著有《千金方耀》和《千金方毅》两部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医学巨著,被后人誉为药王。相传他隐居太白山时,经常采摘一种叫茶女的叶子泡茶,也介绍给山民和草药医生饮用,后被称为王耀茶[1]。王耀茶可以清热、健胃、调经。可煎服,干品服用,用于治疗暑热头晕、胃气不和、食积、妇女月经不调。现代多用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失眠、心烦、软化血管。它被当地的草药医生和群众长期使用,并已发展成为太白山地区的代表性草药。为了开发利用该药,我们对其植物资源进行了考证和调查。
1王耀茶品种及功效考证
1.1文献考证
关于王耀茶的文献,在70年代文革时期的中草药书籍中开始有所发现,最早发表的是《陕西草药》[2],其中记载“原植物为腊梅,有药用叶,味微甘,有清热消暑、健胃调经之功,用于治疗暑热头晕、视物模糊、胃气不和、食积停滞、妇女月经不调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3]中记载:“该植物为蜡梅、白蜡梅、药用叶、花,叶微甘、平,有清暑、健脑、清心、调经、健胃之功效。用于治疗暑热头晕、视物模糊、胃气不和、食积不畅;女性月经不调。可以长期喝茶,藏医用花治疗白带。"
上世纪80年代的《中药大辞典》[4]一书全部引用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陕西中药目录》[5]是根据第三次全国资源调查结果编制而成,其中有“王耀茶原植物为金露梅叶,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暑、健脑清心、调经健胃之功效。”同时,书中还包含了观音茶。“原植物为白毛银梅,具有清热、健胃、调经的功效。”本书包含的文献主要参考《中国植物志》[6]。《中国植物志》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茶代用品原植物有陆瑾梅、白毛饮和鲁美光叶茶。var。水曲柳(马克西姆。)手。-玛兹。《中国植物志》中有关白毛阴鲁美的文献主要指《秦岭植物志》中有关华西阴腊梅的内容。秦岭植物区系[7]仅包含一种灌木,即杨桃。蔷薇科委陵菜属,别名“观音茶(太白山)和王耀茶(秦岭)”及其“炒嫩叶”。此后文献将金露梅、花溪银腊梅称为药王茶,其功能可清热、健胃、调经。
从265438年到20世纪,有报道讨论了王耀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白冬亚等[8]报道,腊梅含有黄酮类和鞣质。李等[9]对乌梅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含量在10%以上。娄宁等报道了茅蜡梅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约为1.6%,康洁芳等[10]报道了陕西太白山产的茅蜡梅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39个化合物。
据陕西中医学院张后永教授撰写的《孙思邈隐居太白山再认识》一文考证,孙思邈隐居太白山最有可能是在海拔2300米的王耀茶产地——仙美县汤峪镇雀窝坪。因此,王耀茶有可能是孙思邈隐居时食用的,太白山王耀茶民间应用的原植物文献难以确定。
1.2品种的调查与考证
梅花为灌木,高0.5-2米,特征为花冠黄色,顶枝上生单朵或数朵花。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西藏。陕西产于秦岭大巴山区,不太好见。生于海拔1000-4000米的山坡草地、砾石坡、灌丛和林缘。
蜡梅为灌木,高1-1.5m,特点是花冠白色,多单生于顶枝,叶柄长约1.5-3cm,叶背被白色绒毛。见于秦岭北坡的户县、眉县、太白县,南坡的佛坪,柞水县的牛背梁,洛南县的曹连岭,海拔1800~3600米的高山灌木或草地中。本文对采自梅县汤峪镇堆窝坪(海拔2300米)、太白山小文公庙(海拔3480米)和太白县鳌山第一台地(海拔2400米)的王茶样品进行了鉴定,认为太白山所用的药王茶均为熊果茶由于蜡梅目前是野生的,其分布是自然进化的生态特征,所以太白山药王茶的原植物应为华西蜡梅(或称白毛银梅),区别于其他地区和不同来源的植物,称为王耀茶。因此,产于太白山的王耀茶被称为太白王耀茶。鉴于孙思邈太白山隐居地分布着丰富的王耀茶,公认该植物制成的茶是正宗的王耀茶原植物。
2王耀太白山茶叶资源调查
为了合理开发太白王耀茶,我们对太白山产的王耀茶进行了调查。药王茶分布在海拔1800-3500m的太白山,最集中分布区在2200-3400m。其最明显的群落特征是在太白山森林公园和鳌山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分布。按10年以上植物计算,约有20万株,其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王耀茶叶的有组织采集从2005年才开始,主要集中在太白县鳌山第一台地。目前,整个太白山每年采集王耀茶叶约5000公斤。按10年成株生产0.5公斤王耀茶计算,太白山年产量为65438。
3结论
秦岭是中国的绿肺,太白山是秦岭的核心区。资源保护措施到位,建立了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太白山森林公园。太白山已成为中国药用植物的基因库。太白山地区王耀茶的原植物应为杨梅茶。具有清热、健胃、调经的作用。根据太白山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王耀茶叶资源分布情况,太白山产的王耀茶应该是地道的中国茶,其名称可称为太白王耀茶。太白山王耀茶资源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但该资源繁育缓慢,应注意保护野生资源,探索人工栽培繁育的有效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研究太白王耀茶的化学物质,制定其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康,李雅君。张后永汉唐医药文选[M]. 2005:121-126 .
[2]陕西中医学院革命委员会。陕西草药[M] 1970: 247-248。
[3]中国科学院甘肃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中国沙漠地区的药用植物[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 562。
[4]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618。
[5]张志英、梁谷城、刘淑芬等。陕西中药名录[M] Xi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73-17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第37卷:243-250页。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区系(第一卷,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547-549。
张振华马明成白冬雅。不同海拔野生梅花叶片成分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通报,2007,23(6):371-375。
[9]李,,程丽华,等.梅花叶中总黄酮的分析研究[J].中药信息,2001,18(4):55
[10]康洁芳,李导,王哲智。蜡梅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植物学报,2006,26(7):1478-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