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道阻塞,导致肠道及全身发生病变。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
病因肠梗阻大致可分为两类: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
1.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内或肠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肠梗阻。病因可为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疝嵌顿等。后天原因包括肠套叠、蛔虫阻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术后肠粘连。
2.功能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蠕动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输。常见于重症肺炎、败血症和肠炎引起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钾血症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者先天性巨结肠和肠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幽门肥厚性梗阻。
症状:肠梗阻除了原发病的独特表现外,常见的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排便时肛门无排气。
1.阵发性腹痛常突然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有严重绞痛。儿童腹壁较薄,腹痛时腹部常可见膨出的肠纹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没有肠绞痛,只有在高腹胀时,才能出现持续的胀痛,看不到肠型,听不到肠鸣音。
2.呕吐和腹胀;如果梗阻较高,呕吐发生早,次数多,吐出胃液和黄色胆汁,仅有上腹胀或无腹胀。如果梗阻位置较低,呕吐发生较晚,吐出粪汁样液体,腹胀明显。大部分麻痹性肠梗死早期不吐,晚期可吐出粪样物质,腹胀明显。
3.肛门不排便、不排气,是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但在梗阻早期,残留在梗阻远端肠管内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不要误认为没有梗阻。肠绞窄时,可排出血性液体。除上述表现外,还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嗜睡、面色苍白、脱水等。一般6-8小时内即可发生肠绞窄,常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险。
治疗:X线腹部透视、照片和钡灌肠可辅助诊断和治疗:机械性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功能性肠梗阻如先天性巨结肠和肥厚性幽门梗阻也需要手术治疗。肠梗阻除治疗原发病外,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复合维生素等。可结合中医、针灸等治疗。
肠梗阻的预后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并与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一般单纯性肠梗阻,无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手术预后好,如果有肠坏死,要看坏死肠的长度。范围。一般及时抢救是有效的。肠道切除过多,将难以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营养吸收受阻,预后不良。
体检一般呈现急性痛脸,早期生命体征一般变化不大。晚期可出现体温升高、气短、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表现。
腹部体征可为肠型、蠕动波、腹部压痛、反跳痛、绞杀后肌张力。有些病人可以摸到腹部的肿块。绞窄性肠梗阻可出现腹水,叩诊可听到移动性浊音。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鸣音亢进,水音过多。绞窄性肠梗阻的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理化检验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在10×109/L以上,绞窄性肠梗阻常在15× 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降低。
血清电解质测定:可出现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低钠血症。
x线检查:站立位透视可见多个液气平面及胀气性肠袢。
(4)治疗
西医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解决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失衡。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缓解腹胀,降低肠腔压力,减少细菌和毒素,有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状况。
感染的防治:抗生素的应用对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②手术治疗:各种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和先天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和一般情况而定。
中国传统疗法
单一处方
生植物油:生大豆油、芝麻油或花生油,成人200-250ml,儿童80-150ml,口服或经胃管注射。
(5)护理
禁食水,胃肠减压,减少腹胀。选择半卧位以减少横膈膜上的压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恶化。要警惕绞窄性肠梗阻,及时治疗。
(6)预防
注意粘连性肠梗阻缓解期的饮食,不要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物为主。蛔虫引起的肠梗阻缓解后,应进行驱虫治疗。除了药物,还可以用氧疗来驱除肠道蛔虫。饱餐后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肠扭转的发生。